对读书法的几点体会

——以读吴淑《海赋》为例

期次:第1977期    作者:季岸先   查看:55

  读书,看起来很简单,似乎是打开书本去看、去读就可以了。其实不然。读书有其方法。
  读书不得法,往往事倍功半,费尽心力,却了无所得;一旦得法,则可以事半功倍,如竹过数节,迎刃而解,有一种势如破竹的效果。可惜的是,自己资质驽钝,外加读书不得法,读过的一些书,往往犹如水中浮萍,飘忽忽的,没有根基,致使年届不惑,仍一事无成,没有什么建树。为培养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教师“教”的同时,还非常关注学生的“学”。引导青年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读书,这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为此,拟结合自己对“如何读书”这一问题的摸索,围绕自身读书学习过程中的失误、教训及晚到的一些醒悟,谈几点体会。
  读书要“立桩子”。学海无涯,书是读不完的。理想的办法之一,是先拟定一个目标方向,好比在湖中先立定一根“桩子”,并往深处延伸,穿透污泥浮土,深深地扎到坚实的土层之中。再围绕这根“桩子”,稳打稳扎,步步为营,不断拓展,让水中的生物逐渐附着,慢慢连成一片,最终自成系统。所谓“立桩子”,就是立志,树立一种志向,想着矢志不移地去做一件事。读书没有志向,没有目标,漫无目的,自然难有所成。以“中国海洋诗赋”为例,假设以其为学海中立定的一根“桩子”,就需要“寻根”、“搜根”,将上下五千年涉海的诗歌、辞赋、名言警句等,一一搜罗出来,使之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与理解,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文化之中。这才算有了根子,有了根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翻检这些核心文献,不难发现,其与《诗经》、《老子》、《庄子》、《论语》、《周易》等经典文本,与“生死爱欲”等人生话题,与“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等人生智慧,与“人文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和“通识教育”等教育主旨,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从这一点出发,抽丝剥茧,层层生发,最终还会与“如何认识你自己”、“如何度过幸福、美满而富有意义的人生”、“如何合理地认识、对待和处理社会生活”等根本性命题相遇。立定“中国海洋诗赋”这根“桩子”,不断延伸,可以深入到传统文化内部,并自成一套系统。这就是一种“小”题“大”作,一种“以小见大”,着眼于“小”,而立意于“大”。学校对通识教育提出了一种“既能登高望远、又能探微入幽”的理想境界。我以为,通过“立桩子”,以一种“执一”的精神,持久深入地读书思考一个问题,可以从一个层面去落实这样一种理想追求,使青年学生逐渐形成一种“探微入幽”的思维能力,一种“登高望远”的理论视野。
  读书要“带亲兵”。李光地说:“领兵十万,一样看待,便不得一兵之力”。“领兵必有几百亲兵死士”,才可驾驭全军。这是因为,“我所亲者又有所亲”,将帅所带的“亲兵”,又有自己的“亲兵”,因类相感,惺惺相惜,如此,可使全军皆得其用。读书也是如此。读熟、读通、读透、读烂几本书,几十本书,甚至几百本书,做到字字的含义理解得通透,句句的义理领悟得纯熟,这就有了一批“案头书”,像是带了一批“亲兵”。手头的“案头书”犹如所带的“亲兵”,同样可以因类相感,触类旁通,从而“触悟”其他的相关书籍。当然,所选的“案头书”必须经典,必须管用,就像所选的“亲兵”一样,必须精干,必须顶用。以海洋辞赋为例,中国历史上的海赋为数不少。如果每篇平均用力,结果会是都知道一点,也都不透彻,都不纯熟。“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妥当的办法当是细读经典、熟读经典。吴淑的《事类赋》达到了一种“浮声切响,花当叶对”的艺术高度。《四库总目》也记载:“淑赋词既工雅,又注与赋出自一首,事无舛误,故传诵至今”。其中的《海赋》同样堪称经典,值得细读、精读。吴淑《海赋》中,“浮天无岸”、“含形内虚”、“熬波出素”、“祖莹赋诗”、“王粲作赋”、“马衔当蹊”、“控清引浊”、“荡云沃日”等,与以往木华的《海赋》、王粲的《游海赋》、张融的《海赋》、梁简文帝的《海赋》、祖莹的《望海》等海洋诗赋作品联系紧密;“百谷”、“尾闾”、“鲲鹏”、“井蛙”、“河伯”、“波臣在辙”、“仲尼乘桴”、“法之而成大”等,源于《老子》、《庄子》、《论语》、《文子》等经典;“扶桑”、“浮槎”、“齐景忘归”、“秦皇欲渡”、“慕容涉冰”、“姜肱遁世”、“精卫衔木”、“徐衍负石”、“屡见桑田”、“吐蜃成楼”、“聚窟”、“琼田”等,是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基本元素。此后的诸多海洋辞赋反复征引过上述语词及历史典故。以吴淑的《海赋》为“亲兵”,为“案头书”,对其读熟读透,将每一个“字”解透,将每一个“典故”悟透,这样一来,对于海洋辞赋的学习,就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根”,得了“本”。以此类推,细读更多的经典作品,带更多的“亲兵”,备有更多的“案头书”,对海洋辞赋的“触悟”就会势如破竹,不可阻挡。这是仅就海赋而论。每一门学问的“案头书”都绝不止一本,也各有不同。向外延伸,往大处说,假设以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为“亲兵”,为“案头书”,下一番“硬”功夫,下一番“笨”功夫,将其540个部首,9000个字的音形义,一一做到会读、会写、解义,做到烂熟于胸、融会贯通,就会具备中文的核心素质。这样一来,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理解与认识,就有了“根”,得了“本”。“本”既“立”了,其余的就是“末节”了。
  读书要“挖深井”。选了一个地方挖井,向下挖了一段,不见有水。急着换个地方,再挖,再放弃。如此反复,终将一无所获。读书切忌如此。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终将驳杂无序,不得要旨。所读之书,犹如断线的珍珠,不能连贯,也就不得其用。平日读书所下的功夫,就像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劳而无功。仍以吴淑《海赋》为例,细读该赋之后,继续咬定“海洋诗赋”这根主线不放,刨根究底,追根溯源,向前追溯以往的海洋辞赋,向后发掘此后的海洋辞赋,层层深入,将“纵向”探究到“底”;再将吴淑《海赋》所涉的历史典故以及由此而致的历史文化现象追问到“根”;将“海”与“天”、“地”、“日”、“月”、“山”、“水”等联系起来,结合吴淑《事类赋》中的《天赋》、《地赋》、《日赋》、《月赋》、《山赋》、《水赋》等,探讨“海与天”、“海与地”、“海与日”、“海与月”、“海与山”、“海与水”等关联系统,横向拓展成“网”,由此升华对传统文化中“海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总之,可以从吴淑《海赋》这一点出发,层层发掘,使其纵向生长出“树干”,横向伸展出“枝叶”,如此一来,对“海洋诗赋”的学习思考,就会呈现出一派树大根深、枝繁叶茂的景象。这就好比一口井,矢志不移地挖下去,到了一定的深度,自会有甘冽的清泉喷涌而出。这又好比将一颗颗珍珠串到了一起,连成了“线”,织成了“网”,从而织出了美的物件。
  读书要“善迁移”。读书要善于积累,更要善于迁移。“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总是竭尽全力,少年时即加倍努力,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所谓功到自然成,读书总是先要下一番积累的功夫,一旦有了根基,得了根本,又懂得了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道理,自然会有所成。而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知识的迁移,懂得运用已学的知识、已获的技能、已备的知识经验与认知结构,去学习和理解新的知识,使自身的学习过程就像滚雪球一样,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学知识,还要用知识。学了不会用,读了不会用,就是读死书,死读书。再以吴淑《海赋》为例,一旦读熟读透了它,创作时,可以用;语言表达时,可以用。学习“赋话”、“美学”、“文论”时,可以用;阐释“人文教育”、“审美教育”、“道德教育”等话题时,也可以用。比如,吴淑《海赋》中的“姜肱遁世”、“仲尼乘桴”、“徐衍负石”、“仲连辞组”、“子牟倾驰而恋阙”、“管宁危殆而思愆”等典故,可以衍生出古代社会事关“出”与“处”、“仕”与“隐”的“隐逸文化”话题;其中的“朝宗之美”、“善下之言”、“法之而成大”、“学之而则至”等,则可以衍生出“比德于海”的话题;结合“井蛙见拘”、“河伯自视”、“精卫衔木”等“譬喻”,还可以分析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如此等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要对知识的迁移得当,运用合理,由此可以衍生出层出不穷的话题,而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返本开新”、“持经达变”的道理。
  读书法的内容很多。这些仅是自身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几点粗浅认识,不一定成熟。选取吴淑《海赋》来讨论读书法这个话题,也算是“迁移知识”的一次尝试。学校提出,通识教育应该体现 “海洋特色”,即,“通过对海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解读,引导学生们认知海洋、热爱海洋”。其中,既有待海洋自然科学的深入普及,也离不开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有益补充。文以载道,“文”是一种“多”,而“道”则是一种“一”。回到“中国海洋诗赋”这一话题,“海洋诗赋”是一种“多”,其中所载的“道”则是一种“一”。如何通过“知识迁移”,使其在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甚至是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等层面发挥相应的作用,还有很多话题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