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举行

300余名国内外专家共话“海洋经济·丝路合作”

期次:第1979期    作者:孙通 何鑫 王毅 罗轶   查看:46

  本报讯 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6月12日至13日在昆明举行。论坛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大学共同主办,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潘德炉、侯保荣、孟伟、麦康森、张偲等6位相关领域知名科学家和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以及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知名科研机构的28位相关领域专家同聚滇池湖畔与300余名国内外来宾共话 “海洋经济·丝路合作”。本次论坛是2017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6月12日下午,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正式开幕。云南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秘书长刘慧晏,国家海洋局副局长房建孟,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鞠传进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福生主持开幕式,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曾华、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闫菊出席开幕式。
  鞠传进在致辞中讲到,海洋是我们建设利益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海洋发展合作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密切中国和南亚东南亚国家交流、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此次论坛是云南首次举办海洋类国际论坛,对于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地区在海洋领域对话交流、促进海洋合作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增添新的平台、动力和机遇,具有重要的意义。鞠传进表示,学校愿意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拓展领域,创新方式,不断加强同南亚、东南亚国家有关机构在海洋科教领域的合作,这既是中国海洋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和开放大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应尽的责任和担当,也是中国海洋大学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
  开幕式后,在论坛主席管华诗院士主持下,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侯保荣、孟伟、麦康森、张偲、美国SCRIPPS研究所Gerwick教授先后围绕“海洋经济·丝路合作”主题作主旨发言。论坛还邀请斯里兰卡驻中国大使馆公使 ShaniCalyaneratneKarunaratne女士介绍了斯里兰卡在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等相关领域的政策与做法。
  麦康森深刻分析了中国的水产养殖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张偲的报告从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的角度介绍了热带海洋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健康功能;孟伟对中国环保产业与“一带一路”的协同发展做出诠释;潘德炉系统论述了减灾防灾工程科技战略;侯保荣针对我国的腐蚀成本作出深度解析;Gerwick教授则针对海洋天然药物发现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管华诗在总结中表示,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阐述了个人权威的见解和精彩的论述,总体反映了以下共识:海洋是人类的共同家园,是人类持续健康发展的资源宝库;海洋在给人类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灾难,对于海洋,我们应注意开发保护并举;海洋是联通的,对于海上丝路各沿岸国,各种海洋科学技术在沿岸国家均可通用,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
  6月13日上午,由孟伟主持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海洋防灾减灾”专题论坛、麦康森主持的“海洋渔业资源与综合利用”专题论坛、张偲主持的“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专题论坛同期开展。论坛邀请的国内外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在分享各自研究成果的同时,依托这一对话平台,对推动海洋科技和相关产业发展提出设想,并深入开展交流与研讨。
  我校成功策划、组织本次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高峰论坛,显示出学校为搭建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地区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领域的国际高端和权威对话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形成了良好的开端;为促进我国与丝路沿岸国家的海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海洋经贸交流、产业转移、技术服务打造了新模式。(孙通 何鑫 王毅 罗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