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期次:第1985期    作者:史宏达   查看:13

  很荣幸能在这个场合与各位交流人才队伍建设的体会。由于本人接受工科教育,又从事工科教学、科研与学院管理工作,并且在海大已有30多年时间,所以略有心得,在此发表,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首先,科学与工程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科学往往被认为是对规律的深入认识,所以从事科学研究并取得成果的人被称做科学家;而工程则是对自然的大规模改造,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所以从事工程技术的人又被称做工程师。称谓不同,意义也不同。显然,工程技术领域的人才,不仅要懂得更多,而且要做得更好。
  海大是一所理科起家的高校,工科发展不过30多年,名称中既包含“科学”又包含“工程”的学院(比如: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与化工)基本上处于理强于工的状态。这既给工科提供人了发展基础,又向工科人才队伍的建设发起挑战:如何期待、看待、对待和善待工科力量?下面以几个相互对应的关系加以阐述。
  期待人才——规划与变化
  没有规划的引进就像没有设计的建筑,岌岌可危。工科队伍建设的规划需要适应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的特点:一是见效周期长,需要经验积累的时间过程;二是领域分工多,需要研究方向的空间配合。以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二级学科为例,需要环境动力、工程地质、工程力学、水工结构等不同研究方向的人才,而每一方向在重大工程问题面前均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因此,规划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配比,突出主流,补充缺失。在时间上需要注意的是师资博士后与人才计划的搭配,同期的师资博士后不宜过多,因为培养周期较长,并可能会在未来产生过大职称与岗位压力,形成不良竞争关系;适当提高人才计划的比例似乎满足拿来主义精神,但须充分考虑学科现状与人才长期服务的可能性。另外的问题是由于条件变化带来的规划改变,如新校区建设、新学位点申报等。学院往往容易陷入突然膨胀的空间而盲目扩大队伍规模。此时最重要的是冷静思考,以质量的提高而非数量的增加进行重新规划,可将未来远期规划的部分建设内容移至当前更大的空间,但不可拨苗助长,违背必要的发展规律。
  看待人才——能力与胸怀
  工科是做大事的,非一人之力所能及。因此,在人才引进时尤其需要考量被引对象的利益观与胸怀。对于众多求职人员,我们首先与之面谈,在了解专业背景、学术水平的同时,掌握其前来海大工作的目的与诉求。谈利益是务实的做法,是人之常情,但谈协作与团队是谋事业的体现,是前途所在。如果没有胸怀和志向,哪怕水平再高,也不可以引进。这里不乏鲜活的例子:有的引进前各项性能指标良好,引进后却不愿融入队伍,致使在苦苦挣扎后离开;有的引进前信誓旦旦,保证承担国家级项目,引进后却一味强调科研条件不足而无法兑现承诺。以上问题折射了工科人才引进中合作与踏实作风的重要性。多年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真正成功的人才,一定是海纳百川,敬贤礼士,乐于助人的;他既要追求卓越,敢于挑战,又要容人让人,包涵同事同行,乐于后辈超过自己。诚然,我们需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与待遇,但更要识别其实现个人理想与抱负的方式。这要求我们必须从纸质材料转移到面对面的深入谈话交流,以慧眼识别真正的英雄。
  对待人才——指标与内涵
  人才引进,指标设置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但也正是由于指标的存在,往往使我们忽视了内涵。作为一名工科学院的院长,我经常需要对学校就某一人的引进问题进行解释。为什么要解释呢?一般是因为此人没有达到指标要求。从表面看,指标体系既说明了质又规定了量,应该是合理的,但它远远无法使我们了解一个人,尤其当我们依赖于指标的时候。比如论文,在引进人才时,期刊论文被认为是优于会议论文的。但在工科领域不同于理科,会议往往是面对面讨论实际问题的最佳途径,能够更为直观和感性地发表成果,从而被大多数同行接受,所以其内涵质量并不一定低于期刊。再有就是专业内涵,工程学院有一个工业设计专业,纯粹的应用学科,高水平人才引进面临无人符合条件的境况,连续三年没有人员增加,目前的最高职称为高级工程师,加上缺少学科点,前途堪忧。原因何在?因为这个专业全国仅有两所985高校拥有博士点,每年毕业的学生也只有两位数,能来海大任教者更是寥寥无几。为了促进发展,学院提出对工业设计人才引进的特殊政策,允许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设计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同时,学院以其对社会服务的贡献进行评价,给老师出路。对于新上专业轮机工程亦是如此,在与人事部门的充分沟通下,选择部分具有丰富经验而并非以文章见长的高水平人员入职,迅速解决了专业建设问题。因此,工科人才引进的指标应该是多元化的,注重内涵则更为关键。
  善待人才——投入与产出
  如前所述,工程的特点就是产出大于投入,因此,对工科人才的投入本应该是不会亏本的。但是,大学体系内对纵向科研项目的膨胀式追求,把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科力量引向其并不擅长的理科领域。当然,没有理论水平和创新思维,同样不是高水平的工科人才,可我们不得不承认,工科教师理科化的趋势在我校十分明显,因为他们需要基金那样的项目,需要SCI收录的文章,否则在竞聘职称和岗位的过程中就不占优势。以工程学院为例,这是一个没有“科学”二字的学院,本该在应用领域大显身手。2011年,专任教师90人,发奋图强,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经费486万元,而当年横向课题经费达到2860万元;时至今日,专任教师120人,仍然自强不息,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经费1100万元,但横向课题经费却降到不足1200万元。工科的力量几乎荒废大半,虽然纵向科研产出勉强跟上了理科学院的步伐,但是太昂贵,因为一个理科学院的人员规模仅仅是工科的一半,种瓜得豆!建议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多元化评价与鼓励工科人才,充分发掘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创造经济效益的潜能。
  综上,工科人才的引进、评价与激励是我校需要不断关注与探讨的问题,人事部门已经十分努力地开始重视工科人才队伍建设。看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奏,不断状大的工科队伍必将给海大带来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