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感恩有你

期次:第2003期    作者:冯丽娟   查看:127



  高校如果不谈本科教学,不重视本科教学的质量,就是忘记了大学所承载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2007年中国海洋大学成立了教学支持中心,中心的宗旨和目标明确:致力于海大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制度化的支持和保证。十年来,教学支持中心扎扎实实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探索和实践,这对于我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开展时效教学研究,追求教学卓越,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一线教师,十年来有幸得到教学支持中心的相伴、扶持,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使自己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对教学工作的认识上都逐渐走向成熟。
  我于1997年进入海大工作,次年开始承担三门本科课程主讲任务。当时除了读硕士学位时有过短短一学期的实验课助教经历,对教学工作了解甚少,虽然具有博士学位,也凭着一腔热情,努力备课,但每次走上讲台的瞬间,都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我非常幸运当年得到学院王薇、李静、郁纬军和谢式楠等老教师的指导,慢慢开始学习如何选择、组织和完善课堂内容,设计课堂活动,如何出考卷等等与教学相关的必备技能,同时也通过校教研项目的立项支持,开展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改进方面的教学研究,总结研究心得撰写发表教学论文。
  从2005-2006学期第一次作为学科组专家参与了学校课程教学评估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参与了40余门课程的评估。这样的经历使我与教学支持中心有了更多的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参加中心组织的教育教学相关讲座和活动进行学习。我从中心前主任宋文红的报告中第一次知道了芝加哥大学布鲁姆教授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从华中科技大学赵炬明教授报告中学习了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为什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怎样才是以学生为中心;从香港大学博士何淑冰老师主持教学工作坊上了解成果导向的教学及评价……

  2014年我荣幸地成为了中国海洋大学第七届教学督导团的一员,自觉责任重大,所以亟需学习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知识储备,参加教学支持中心组织的报告会和工作坊是我获取该方面知识的最佳和最便利的途径,所以中心的活动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去学习。通过近几年的学习,加上2017年参加了中国海洋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开设的教师教学第三期研习营,自己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方面都收获颇丰。之前一直认为教学是艺术、是技能,作为一个好老师掌握教育理论不是很重要,但是通过不断学习认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像专业学术一样,教学学术也是宽而广、博而深的体系,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
  我先后三次参加了中心副主任姜永玲开设的 “教学交互工具-雨课堂”工作坊,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深深认同,自己的心理发生巨大的变化:现在的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教学应与时俱进,让手机成为学生投入学习的利器。2017秋季学期我已经在主讲的 “无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使用雨课堂推送预习导读、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等课前预习内容,课堂上开展随堂练习、讨论等活动,这一工具的引入,让我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雨课堂更多功能的使用和校园网络的升级稳定,相信效果会越来越好。另外,根据这几年的学习收获和参与完成的“无机化学”慕课已上线的条件以及积累的课程资料,拟在主讲的“无机化学”和“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上探索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力图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有关这一改革设想在全国无机化学教学研讨会上交流,得到与会其他高校教师的认可。
  十年,海洋大学的教学支持中心从无到有,这是质的飞跃;十年,中心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培养开展的工作成效和成果有目共睹。作为一线的教师对中心未来工作期许:一是希望中心能不断发展和壮大,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中心的工作,中心有充足的经费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教师校内校外培训,也有合适的空间开展活动,学校的老师能越来越多地了解教学支持中心的工作并在其中受益;二是希望中心能够借人、借力、借资源,不断地把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技术介绍给一线教师,更大程度地助力教学,在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为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祝愿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支持中心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为化学化工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