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中国北极记忆》读者分享会上受热捧

重温北极科考经历 传承中国人精气神

期次:第2005期    作者:李夕聪   查看:32


北极点留影,右三为位梦华,左二为赵进平


读者分享会现场




  本报讯 1月12日,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全新力作《1995,中国北极记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纪实》读者分享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山东展厅热烈开场。本书主编位梦华先生偕本书的部分编者刘小汉、张军、张卫、曹乐嘉等5人,也是中国首次北极科考的重要参与者,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的学子们以及全国图书出版界、发行界的朋友们济济一堂,深情分享书中及背后的故事。
  分享会主持人、本书责任编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李夕聪首先介绍了本书的主要内容以及编辑本书过程中的感想和体会。她说,本书真实记录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先行者之路,承载着中国人的精气神,具有重要的科学、政治、军事、经济、人文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本书装帧风格简约大气,内容饱含深情,适合极地爱好者特别是涉海院校的师生阅读,作者们在我国首次北极科考中的传奇经历将使读者受到深深的心灵震撼。她强调,作为以海洋图书出版为特色的大学出版社,为有机会出版这样一部在极地科考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精品力作而自豪。
  交流分享过程中,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的总领队、本书主编位梦华老师与考察队员们,就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的筹备、组织、过程、取得的成就和意义,以及为什么20年后写这本书,与读者们进行了热烈而详细的讨论。当忆起1995年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把五星红旗插到了北极点上的情景时,年过七旬的位老师和队友们依然难掩激动的心情。当年那令亿万国人激动难忘的历史瞬间,可是我国科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基于这次实质性的科学考察,我国于1996年成功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成为该委员会第一个发展中国家,从此开启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之旅。
  位梦华老师是美国探险家俱乐部外籍成员,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他深情回顾了自己几十年来的极地科考经历。
  1982年,位梦华从美国前往南极,是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1991年,他第一次进入阿拉斯加北极地区进行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与因纽特人深入接触、广交朋友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1995年,作为总领队,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成功进入北冰洋中心地区,把五星红旗插在了北极点上,成为第一个率领考察队到达北极点的中国科学家。至2005年,他共9次进入北极考察,2次在北极越冬,总共在北极工作和生活了3年多,是在北极工作和生活时间最长的中国科学家。至2016年,总共出版有关南极和北极的科普专著90余部、拍摄电视专题片2部,多次获奖,是发表和出版极地科考作品最多的中国科学家。
  当年位梦华带领的考察队共有25人,其中包括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极地科学家赵进平,他们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上冰队员中有两名还是在读的博士研究生。他们都有着极为鲜明和独特的个性,那种永不服输的拼劲让他们为了一个为国争光的共同理想汇聚在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他们圆满完成使命。如今他们大都年过半百,有的成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有的成了联合国官员,有的成了科研机构的领导,有的成了科研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有的成了国内著名的学术出版人,有的成了新闻战线的骨干。然而,二十多年前的首次北极之旅,现在谈起来依然让他们心潮澎湃。
  时任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北京联络部总指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刘小汉,考察队员、原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张军,考察队员、中央电视台记者、原《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栏目编导张卫,原《科技日报》高级编辑曹乐嘉等就大学生们关心的目前中国北极科考的主要成果、如何准备极地科考、北极特殊的自然现象、科考队员的生活情况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互动讨论。
  22年前,在加拿大雷索鲁特基地准备上冰前,位梦华老师应邀为《中国青年报》的读者欣然题词:路在脚下,志在天涯。分享会上,他勉励在座的青年学子争做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使命感的有志青年,勇于探索,敢于担当,要把自己的理想和志趣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实现人生价值。
  与会读者都被当年考察队员们的那种胸怀祖国、不畏艰险、坚忍顽强、勇于探索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迈壮举所感染,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和科学探索精神,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央视新闻移动网、今日头条对图书分享会进行了现场直播,《中国海洋报》《科普时报》等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中国日报》对本次活动作了专题报道。 (李夕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