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期次:第2008期    作者:关海潮   查看:9


  来青岛读研,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走出家乡。之前多是短时间的外出旅游,和这次“迁移”很是不同。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契机,才让我知道了家乡之于我的内在的深刻印痕和牵挂。
  我来自山西,在大多数人看来多以贴上了“黑煤”“土气”“环境质量差”“满手金戒指的煤老板”这样的标签。伴随着财富的累积,山西成为大家眼中“世俗”的代名词。身处家乡,曾听父辈讲过,山西因为地下大量的宝藏而使得一大批人走向致富之路确实是事实。晋商传统绵延不绝是后世以煤为业的基因芯片,这里也熔铸了家乡人艰辛的开凿之路和发展理念。其中,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聒噪起来的消费主义风潮,也曾席卷山西。“利欲人心”本是一些现代人挥之不去的生命命题。因煤致富,却牺牲了环境,这样的悖论,我想也不只是山西人才该有的遗憾和反思的问题。
  然而,好像大家都以集体遗忘的方式回避了山西曾为华夏文明发源地的“龙城”文化。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山陕地区依傍黄河,大河文明纵横开阖处激扬的必是华夏崛起的勃勃雄心。山西至今仍有很多景点体现古老的都城气息。城墙从根处挥发出的青苔惦念着多少传说和故事,而深厚的文化历史无疑也成为山西人历代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山西的面食也是我来青岛后才感受到它的味美和纯正。刀削面制作的细致工艺以及它的骨感、嚼劲都成为在外游子魂牵梦萦的味道。
  携带着千年的历史感积淀成山西人沉稳又略带傲气的性格。就拿我的家乡来说,一个有山有河的小城,偏安晋东南隅,空气质量优良,较少受到污染。从那里出来读书的学子,大多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在省里的佼佼者都很活跃,各种各样的舞台上都会闪烁着他们的影子。近些年,山西也在加大转型力度,对在外漂泊的人才以优越条件吸引回来。虽然这是不得已的一种策略,但我想这也是为山西重整山河气概走向崛起的必经之路。
  对我而言,家乡已成为一种铭刻进生命情感的方式。山谷的空旷和河水的蜿蜒不外乎给予了我精神养分,山的大气和河的细腻交织成理性和感性的两股脉流,牵扯着内在灵魂,尝试锻造他的韧性。因为家乡身居内陆,所以与青岛相比自然受到现代气息的冲击较少,遂保留原始的野蛮生长力才更为可贵。家乡人的质朴和纯真,融在清早起床时老奶奶叫卖的声音里,融在历经漫长征途仍改变不了的风俗习惯中,融在汾酒的佳酿、小米的浓香与陈醋的酸爽间。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灵动中又略带笨拙,纯净里又不失趣味。这就是我爱的小城。
  “离去-归来”的模式不只是文学史的理论命题,更有自然生活的旨归。每一次离别,都意味着一次剥离;每一次回归,也意味着一次新的交合。在“离去”与“归来”间,有不变的皈依与宿命。伴随我一同生长而不变的因素不外是,家乡古典朴拙的传统命脉。不论我来去有多少奇遇,不论历经多少现代化洗礼,不论相遇生出如何“新”的我,家乡的意义都是不可泯灭且无法替代的。
  记忆与遗忘原本也是人生常态,但其中“选择性”的必然指向脱变成新的依托。家乡的原初性与交互性都将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是否悬空的精神命题。选择完全在我,我不愿忘记我脑海里营造的“乡愁”。
  (关海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