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教授高深学术牢记使命,养成硕学宏材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巡礼

期次:第2011期    作者:本报记者   查看:9
 



  中国海洋大学肇始于1924年创立的私立青岛大学,是齐鲁大地上第一所以本科教育为起点的现代意义的高等学府。学校自创立以来,先后经历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山东海洋学院、青岛海洋大学等历史阶段,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显著特色、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秉承“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创校宗旨,凝练出“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精神,坚守“崇尚学术,谋海济国”的价值追求,坚持“重特色、求质量,先做强、再做大”的总体发展策略和“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的学科发展思路,成功走出了一条特色立校、科学发展、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发展道路。海洋和水产两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在四次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均为第一;共有7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排名前10位,9个学科(领域)名列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前1%。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的本科人才培养工作,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发展需要,确立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构建了以“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和“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体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渗透,分类培养与系统教学相统一,强化资源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办学特色日渐显著,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培养出以管华诗等14位两院院士、王曙光等3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和1/2以上海洋领域国家杰青、1/3以上水产领域国家杰青为杰出代表的16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他们遍布神州,远及海外,成为各行各业、尤其是我国海洋、水产行业的骨干与中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海洋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学校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特色显著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综合性海洋大学;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培养的16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和中坚力量,他们当中有管华诗等14位海洋、水产领域的两院院士,王曙光等3位国家海洋局局长,还有“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守卫祖国南海岛礁的李文波,“影响中国”2017年度经济人物、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在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的发射场,在南北极科考和蛟龙号探海的雪原、海疆,在海洋预报、海水养殖的工作一线,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到处都有中国海大毕业生的身影,都有中国海大人在奉献。
  学校坚持“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生命线”理念,既体现在大学章程、事业发展规划、综合改革方案等纲领性、指导性文件上,也落实在工作行动中。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以“一条主线、二个课堂、三种方式、四个保障、五条途径”为基本内容的人才培养体系。即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海大文化贯穿人才培养始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实践育人两个课堂的作用,不断完善以强化基础发展创新为主要方式的拔尖人才培养、以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为主要方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和以中外合作办学为主要方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把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兼备的师资队伍、保障有力的支撑条件和科学规范的管理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四个保障,从而实现以深厚的海大文化引领人才培养、以优势的特色学科支撑人才培养、以创新的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以前沿的科学研究带动人才培养、以开放的国际教育强化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在学校重点工作领域落实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校始终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近年来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多渠道延揽师资,不断深化教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下大力气调动广大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超、教学能力卓越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学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实施了 “筑峰”“繁荣”“青年英才”“名师”“绿卡”等人才工程计划,并与国家、省部人才计划相衔接,形成了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体系,集聚了一批领军人才和青年才俊。良好的用人育人环境催生了高层次人才辈出的良好态势,一大批人才经过自身努力和学校培养,成长为院士、“长江”“杰青”等领军人才,近十年共有麦康森等5位教授当选两院院士。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现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8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千人计划”特聘教授7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9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1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11人,青年千人、青年长江、青年拔尖、优青等“四青”人才 19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8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山东省 “泰山学者”41人,“筑峰人才工程”“繁荣人才工程”“绿卡人才工程”特聘教授73人,“青年英才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74人。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4个。形成了一支以两院院士、“千人计划”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为带头人,优秀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力量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
  学校依托高水平学科平台和科研平台,汇聚了一支高层次的专业师资队伍。 “十二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900余项,主持国家“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居全国高校第19位,主持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和经费数分居全国高校第24位、25位;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29项、人文社科奖励51项;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13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404项,授权发明专利736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20项。

 



▲学校本科教学督导专家检查工作


  学校把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基本制度。制定了《中国海洋大学校长特殊奖励实施办法》,大幅度提高对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的奖励金额,特等奖奖励金额提高到100万元;设立“本科教学优秀奖”等一系列奖励项目,奖励优秀教师,激励教师投入本科教学、产出教学成果。职称评审中实行教学评价标准和晋升指标单列,为在教学方面作出突出业绩的教师提供晋升渠道,引导和激励教师投身教学。在校内岗位津贴分配中,学校每年专门划拨资金用于全校公共基础课补贴,引导和激励教师投入公共基础课教学。
  学校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实验室资源配置,建成了“海洋生命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海洋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海洋地球科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物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药学实验教学中心”等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
  学校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主持其中“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2个功能实验室的工作,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他6个功能实验室的建设,主持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海洋分子生物技术和海洋同位素与地质年代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目前拥有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物理海洋、水产养殖等11个教育部、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海洋工程等10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3000吨级的 “东方红2”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2000吨级的“海大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和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5000吨级的“东方红3”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正在建造中,预计2019年投入使用。这些都为本科生教学实习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学校已有《海洋学》等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海洋化学》等省级精品课程61门、《海洋科学导论》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环境海洋学》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创践—大学生创新创业实务》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各类校级立项重点建设课程137门,初步形成了分布合理、资源共享的精品课程体系。
  学校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等7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等2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专业入选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联合海信集团、海尔集团和泰祥集团分别建设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家庭工程和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三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施联合培养,特别是针对企业生产实际开展实践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学校设立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先后启动了“卓越法律人才”“卓越会计人才”“卓越新闻人才”等专业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校企校所联合、科教产教融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新途径。



▲文圣常院士(右二)与大学生亲切交流

  学校于2015年成立行远书院,聘请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钱致榕教授为院长。行远书院作为学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实验区和本科教学改革的“特区”,就如何开展有效的通识教育、推动本科教学改革,做了大量探索性、开拓性和引领性的工作。



▲大学生知校、爱校、荣校意识不断增强

  2010年以来,学校设立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48项、一般项目921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19门、通识教育课程51门、教材建设基金项目107项;评选出本科教学名师6人、教学优秀奖获奖教师52人、优秀教学成果奖64项、优秀教材奖28项。2015年学校开始投入专项资金支持院系组织开展教学改革,近三年院系自主设立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560项、教学团队建设项目39项、教材建设项目69项、课程建设项目70项、虚拟实验平台建设项目5项。学校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等3个专业被列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水产养殖学等2个专业获批教育部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等4个专业获批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新增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建立国家级教学团队4支、省级教学团队11支;培育山东省教学名师15人;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34部;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30项。

 

 


▲党委书记鞠传进(右一)与大学生亲切交流

                                                                                                             
  学校依托“东方红2”船和“天使1”船,在涉海类专业开设了专业综合实习和海洋学实习,在非涉海类专业开设了认知海洋实习,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上实习教学体系。2014年至2017年,学校组织开展了90个航次的专业综合实习和海洋学实习,累计历时511天,参加的学生有3800余人;开展了39个航次、共49天的认知海洋实习,参加实习的非涉海专业学生有2400余人。
  学校坚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2015年至2017年,学校共立项“厄尔尼诺对青岛气候的影响”等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695项,立项“民用水下无人机的设计和研发”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实践项目16项,“食品过敏原检测芯片的研发与市场化推广”等创业训练项目26项,“微小型圆碟形水下滑翔器”等创新训练项目379项,参与学生达8800余人,学校投入专项资金834万,获得国家财政拨款415万。



▲原校长吴德星(左三)与师生亲切交流

  学校坚持全面统筹、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重点支持的原则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自2015年以来,投入专项经费331万元,组织开展科技竞赛项目120项,参与学生7800余人,获得国际奖项11项,国家级奖项545项,省级奖项568项。在学校重点建设的特色竞赛 “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中,学生获得全国特等奖3项,一等奖14项,其中特等奖作品“滑橇联动式旋翼地效海洋生命搜救探测航行器——DX-Project”已完成了产品升级和市场转化。由学生自发组建的OUC-iGEM团队,自2011年起已连续6年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在近三届竞赛中获得国际级金奖2项、银奖1项,成为学校学生科技团队建设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一面旗帜。



▲课外实践
 


  学校每年开展科技成果表彰活动,集中表彰奖励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团队和个人,近五年累计发放奖励金60余万元;另外还设有“春华奖学金”“东升奖学金”等学生创新创业类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学生团队及个人的优秀创新创业成果,五年来累计80个团队、64名个人共获得奖学金123万元。



▲校长于志刚(左)为教学支持中心揭牌

  近三年,学校年均投入实验实习经费2600余万元,生均实验实习经费0.17万元,保障了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投入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经费1772万元,累计参与学校组织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达2万余人次,近三届毕业生人均获得创新创业教育学分3.51学分,基本实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全覆盖。



▲原校长管华诗走进本科生课堂听课

  学校多次被评为全国和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调研山东”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获得了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专项行动优秀高校组织奖,5个项目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奖,东乡行西部志愿者协会入选2016年度海洋人物;注册成立了8个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先后有3000余人次参加“挑战杯”“创青春”大赛,获得全国奖项12项,省级奖项70余项,其中OUC-iGEM团队获评全国首批大学生 “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学生工作一体化、完善院系德育工作评估为抓手,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健全发展指导体系,完善支撑保障体系,不断提升指导与服务学生发展的能力与水平。连续12年召开由学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学生代表共同参加的“真情·责任·发展”学生座谈会,经验被《教育部简报》采用。2016年起举办“校长下午茶”活动,校长、教师代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亲密融洽。
  自2007届学生毕业以来,本科生四年毕业率在90%左右,六年毕业率保持在95%左右;近四分之一毕业生修读学分超人才培养方案要求10个学分;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优良率保持在83%左右。近三届本科毕业生中,44人获得第二专业毕业证书,47人获得辅修专业证书,24人提前一年完成学业,974名学生转换院系、班级学习。
  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成果丰硕,近三年获得国际级奖项11项、国家级奖项545项、省级奖项568项。由学生自发组建的OUC-iGEM团队自2011年起连续6年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2012年获亚洲赛区金奖、最佳建模奖与最佳实验方法奖;2013年获亚洲赛区金奖、最佳建模奖,2014和2015年分别获世界铜奖和银奖,2016和2017年连续两年获世界金奖。学生组队参加2016年大学生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与来自全国1367所院校的31199个参赛队同场竞技,获得了全国10强优秀论文奖中的两项。
  近三年,有100余门次艺术类通识课程使3500余名学生受益。学生自发创作了《爱如海大》《子曰》等十余首校园原创歌曲、《守望》《山海情》等15部原创话剧,大学生艺术团连续2次参加中央电视台 “五月的鲜花”全国大中学生文艺会演,海鸥剧社获得全国十佳社团标兵、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学校开设了30余个运动项目的公共体育课程,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在2016年的体质测试中,89.3%的参测学生实际测试成绩达到合格以上。
  1986年学校开始组织开展课程评估,2013,学校启动了校内专业评估,为学校改进教学、提高质量注入了强大的工作动力。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支持中心成立于2007年7月,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事教师发展的机构。

 

 
 


▲校长于志刚(右)为行远书院揭牌
 
 
 
 
 


  2003年至今,建成通识教育课程 310门,校级精品课程137门,省级精品课程61门,国家级各类精品课程28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和精品在线开放课17门;建成MOOC课程35门,引进国内外优质MOOC课程198门次,每学年开课总量从2500门次增至5066门次。近三年来,学校平均每年开设涉海课程242门,每年修读学生达到1.4万人次,覆盖所有学院(中心),海洋特色教育已成为学校本科教学优良传统,形成了浓厚的海洋教育文化氛围。


  学校统筹推进校内的教学实验室、创新创业基地、科研基地与校外的实践基地“四位一体”的科教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深入实施本科生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校级项目向国家级项目、创新项目向创业项目的转化机制,并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有机结合,为有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提供展现才能的舞台。
  学校与全球百余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高层次、多样化、广泛性的国际合作有力支撑了国际化人才培养。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适应新时代一流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重点,聚焦需求驱动和引领、资源配置和提升、机制完善和创新,持续推进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精准发力、纵深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金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