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教师简介

期次:第2015期       查看:206


 
 




  姜兆霞


  2017年12月受聘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年英才工程”第三层次岗位。1987年4月出生。
  2008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8至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4至2017年,留所做博士后研究。其中2015年获得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
  姜兆霞的研究方向为古地磁学及其地质应用,针对目前古地磁学研究中存在的磁学机理的复杂性以及数据的可靠性等问题,开展了系统的岩石磁学及磁性机制研究。厘定了磁性矿物的复杂磁性机制,提出了提取古地磁可靠信息的方法并将其成功应用到华南红层的古地磁研究中。围绕这些工作,目前,共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篇。
  目前主要开展洋陆过渡带构造磁学研究和海洋气候演化两方面的研究。将以“海底构造系统”为核心,古地磁约束下的“板块重建”和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海洋气候演化”为突破口,开展海-陆综合对比研究。今后会聚焦学科前沿,争取多出优秀的科研成果;在科研、教学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推动海洋地质学科和洋底动力学的建设与发展。

李大伟


  2017年12月受聘于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年英才工程”第三层次岗位。1985年11月出生。
  2004至200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2008至2014年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专业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2014年5月至12月,在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MEL)任助理研究员;2015年2月至2017年11月,在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做博士后研究。
  李大伟的研究方向为古海洋学。以海洋沉积物为载体,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环境敏感型金属元素,以及生物标志物等技术方法,研究冰期旋回尺度上的西太平洋及其边缘海古环境和生物泵演化,以及有机碳循环过程。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6篇原创性研究论文。
  入职后,李大伟将聚焦西太平洋边缘海碳循环过程,通过多参数及多时空尺度下沉积记录重建,探讨有机碳来源组成、埋藏通量、保存效率及控制机制;以期为评估西太平洋边缘海有机碳埋藏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基础支撑。同时,积极申报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努力提高相关方向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助力推动海洋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方向走向国际知名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