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王宫庙会,感受夜郎文化魅力

期次:第2015期    作者:刘洁洁   查看:39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三王宫,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为纪念古夜郎国国王第三子而建,是独具魅力的夜郎历史文化遗址,每年二月初五都会举行夜郎文化庙会。在当地人小吴同学的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2017年的庙会活动,进行田野调查。
  上午8点多,我们来到三王宫,看到了用柏树枝装扮了一番的寨门,门上还张贴着崭新的喜庆对联,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远处重叠的山峦、干栏式的房屋建筑、开得正盛的油菜花和人潮涌动的庙会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我被这美景深深吸引。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在充满古朴气息的三王宫戏台上,侗族大歌的演唱队伍由多位侗族女性组成,其中一名领唱,其余都是合唱,她们穿着民族服装,手拉着手,边唱边有节奏地做着相同的动作。语言障碍给我的田野调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后来小吴同学告诉我,她们通过侗族大歌来歌唱自己本民族的历史。

神圣的祭祀仪式

  在祭祀屋外的空地上,东边站立的是村寨中精心打扮的侗族少女和侗族小伙,西边则是戴礼帽的老人和由当地孩子装扮的八仙,门口站立着金童玉女。
  上午10点左右,鞭炮响起,祭拜仪式开始。大堂正中是三王的塑像,两边分别摆着不同祭品,以飨神灵,老人们念念有词,喊礼、献饼、绕神台、跪拜、请求三王开光沐恩等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祭祀仪式后,大家纷纷来三王宫祭拜,烧香许愿。对夜郎文化的认同,对三王的崇拜,在当地人的心中早已生根发芽。

热闹的文艺演出

  庙会文艺演出活动露天举办,热闹的舞台上,民众载歌载舞,表演的节目既有地方戏剧,如桂剧、侗戏,又有歌颂祖国的歌曲如《母亲是中华》,此外还有太极和广场舞等精彩节目。县城的人们也乘车专程赶来,或参加表演节目,或与当地人共享盛事。
  如果说白天的文艺演出,是在政府、媒体、民众的共同参与下,为推动当地旅游资源开发而形成的热闹舞台,那么晚上的南寨戏台,则是当地人的一场狂欢。

狂欢的戏台

  晚上,南寨戏台上演的节目是当地人自发组织的,节目以侗语为主,表演者和观众也是各村寨的人。好戏开始前,我和小吴同学为了占据有利位置,早早赶去南寨戏台。这时候,很多小朋友早已围绕在戏台周围,他们打打闹闹,你追我赶,十分兴奋。
  戏台上,主持人和表演者大多说侗语,民族特色鲜明。台上的插科打诨,不时引起台下的哈哈大笑,然而听不懂侗语的我,只能默默感受着现场气氛。当幼儿园小朋友出现在戏台表演时,台下骤然沸腾,孩子的爸爸妈妈也赶紧拿起手机,记录下孩子的点滴。此时的戏台,已经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在庙会期间,人们祈求平安、娱人娱神、物资交流。在祭祀仪式时,祖先崇拜观念根深蒂固,当地人虔诚的信仰,让夜郎文化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我看到了白天热闹的文艺演出舞台和晚上狂欢的戏台,两种不同的纪念、庆祝方式。当然,不管采取了什么样的形式,当地人始终相信自己繁衍生息的地方是夜郎故地,在自觉地传承着夜郎文化。
  据小吴说,今年(2017年)的庙会活动是小会期,如果遇到大会期的年份,人们不仅会杀猪宰牛,还要抬着三王的神像到各村寨巡游,那时的场面会更宏大壮观。
  (刘洁洁,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民俗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