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时代,争做弄潮儿

期次:第2025期    作者:■王可佳   查看:70

海大的8月,又多了一张张新鲜而富有活力的年轻面孔,2018级新生踏进了校园。又是一年迎新季,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都应该有新作为。

对于新生来说,能否顺利度过开学季尤为重要,要及时收心、摆正心态,告别假期的拖延和懒散,以最饱满的状态和最充足的干劲开始新学期的生活和学习。思想上不掉队、行动上不落伍、学业上不欠账,才是新学期的最佳打开方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对广大青年这样殷殷嘱托。面对新的时代形势和历史使命,我们青年一代,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们,该如何践行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提出的期待与要求,真正做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呢?

初心不改,不负韶华

网络上一则题为 《习大大的一天》的报道中这样写道:在晚秋的黎明中吃过早饭,总书记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阅读一下中办递来的“每日简报”,获取了国内的信息,总书记便又开始会见出席筹建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备忘录签署仪式的各国代表。习总书记夙夜在公,一心为国。总书记都在与时间赛跑,后生们怎敢虚度光阴?

作为一名研究生,从踏入海大校门读研的那一刻,我就时刻告诫自己: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同时,勉励自己谨记“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的教诲,珍惜时光,坚持海洋文化方向的学习和研究。纵观中国古代海洋史,夯实专业基础,提高专业水平,以史为鉴,以古为镜,尽自己所能,为祖国海洋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将习总书记的点滴言语牢记心间,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聚沙成塔,厚积薄发

习总书记在 《摆脱贫困》一书中说,“青年干部不能只热衷于做‘质变’的突破工作,而要注重做‘量变’的积累工作。”这是对青年干部群体的要求,更是对广大青年的勉励和鞭策。

做新时代有本领的青年,就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重“量变”的积累。在这个诱惑与选择太多的年代,我们缺少的就是坚持与专注。韩儒林老先生曾经说过:“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大抵就是对我们青年人读书、学习、思考的最基本的要求。

翻开史册,中国曾因闭关锁国而一度落后、受尽屈辱,甚至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腐朽落后、国家实力的日渐衰微、群众观念的愚昧无知使中华民族一度走在生死存亡的风口浪尖。

今天,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这是一个漫长积累、聚沙成塔的过程。十九大的春风带来了举国上下一片干劲十足的景象,也为正在学术科研路上摸爬滚打的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术科研必须要下苦功夫。作为一名文科生,想要写出好文章、做出真学问,要不得半点急躁,容不得一点瑕疵,“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习总书记曾自述到:“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总书记在梁家河7年的岁月,总是脚踏实地去做,凭着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

2018年3月上映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中呈现出一座座中国桥、一条条中国路、一辆辆中国车、一座座中国港、一个个中国网,透过这些震撼景象的表面,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人不怕困难、埋头苦干的工匠精神,是中国人民脚踏实地“蹚”出来的奇迹。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光荣而艰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广大青年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求真务实,立志做大事而非做大官,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这个时代提供给了青年充分展现和实现自我的机遇,使我们更有底气、有信心地走向未来。青年朋友们,撸起袖子向前冲,去做搏击新时代的弄潮儿吧!

(王可佳,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