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研究真能教好书?

期次:第2029期    作者:王天定   查看:40

最近,媒体报道了南京理工大学的职称评审改革,颇受舆论关注。从报道看,南京理工大学的改革举措,核心是细化教师岗位,对不同的岗位,在职称评审时提出不同的要求,改变以往一刀切,唯论文发表数量是举的弊端。按该校人事处长孔捷介绍,“在以教学为主型教师的职称评审上,发表论文不再是必备条件”,根据“实验教师型”岗位要求,有老师因为教学成绩突出,虽然没有发表一篇论文,也一次性通过高级职称评审。

应该说,南京理工大学的改革举措,符合近年来高校职称改革中提出的主流意见,南理工值得称赞的是把这些主张通过政策落到了实处。而在更多的学校,总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下楼人,南理工能在改革中迈出坚实的步伐,我们期待更多的学校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在职称评审中探索出更多公平合理的改革举措。

不过,我觉得讨论高校职称评审话题,在肯定南理工等高校职称改革方向的同时,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

一是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大学里,教学与科研本来不是对立的关系,做研究本来也应该是大学教师的本份,这是由大学教育的本质特征要求的。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做研究的人,能成为一个好的大学老师。当然,做研究与发表论文,还是两个层面的事情,有一些学者做研究一刻不曾松懈,但对发表非常慎重,轻易不肯发表,这样的学者有不少。但是,我们也不能由此否定论文发表的价值。只要形成一个健康的学术共同体,有了规范的评价体系,论文的发表、著作的出版,一方面知识传播的必由之路,更重要的,研究成果的发表,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知识的进步与累加,就是在学术交流中完成,唯有公开的发表,学术研究中的纠错、提升机制才才有可能发挥作用。当然,另外一个层面,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学科,对学术研究的要求可以有所不同,一些学者的使命应该着眼于知识创新,而一些大学老师的任务则着眼于知识的传播,但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知识传播,都应该强调做深入的研究,并且应该通过发表成果进行学术探讨。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注意到,近年来,网上曾以多种形式报道过一些高校老师的传奇,说一些不做科研,不发表论文的老师,上课很受学生追捧,网上有这些老师授课的视频,也有学生整理的这些老师的课堂名言等。有些老师所在学科,我不算陌生,特地找资料来看,发现其中这些老师共同特征是口才出众,善于表达。同时,从流传出来的讲课内容看,一些老师明显知识陈旧,而一些老师,则是信口开河,授课内容中随心所欲添兑一些心灵鸡汤……这样的讲课,严格来讲,并不应该受追捧,至少在我看来,以这些老师为例,说不做科研也可以做好老师,这个理由太过欠强。

以往职称评定中,很多学校采用一刀切的办法,重科研,轻教学,而且科研要求在执行中具体化为论文数量、科研经费数量等,造成很多弊端,教学边缘化,学术也渐趋泡沫化,这个现象必须纠正,但是,要注意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从片面强调科研到无视科研的价值,否定大学老师发表论文的必要性,就得不偿失了。

而另外一个问题,则是评价标准的客观公正性问题。回顾历史不难得知,文革结束之后,在高校等单位恢复评聘职称,一开始的制度设计,很重要的一个考量,就是要改变以往人才评价标准过于随意,在单位领导说了算了的现象,设立权威期刊,规定论文发表数量等等,都与此不无关系,当然后来随着高校行政化的强化,这些标准在执行中越来越扭曲变形。改革之中,打破一刀切,废除单纯以论文数量论英雄,是非常必要的,在此前提上,如何让评审标准更加客观公正,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标准多元化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这一过程中,随意加大评介标准的主观性,对广大普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也绝不是好事情。

我们还注意到,在职称改革中,一些学校为了鼓励教师对教学有更多的投入,引入学生评教环节,一是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讲课进行打分,二是要参照选课人数,选课人数多,教室爆满常常被认为是教学受欢迎。有些学校似乎还把老师一堂课引起学生多少次笑声作为评价教学的标准。这样的政策,当然不无道理,在教学环节中,重视学生的意见,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容否认,如今大学校园里一些课程、一些老师被追捧,只是反应了青年学生的不成熟,有些老师,甚至也用了一些有意讨好学生的方法,比如在考试中有意放水,在讲课中为学生开心而信中讲这种段子,做各种夸张表演,花样百出,不一而足。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当年看到德国一些大学片面以学生选课人数来判定教师教学优劣,在《以学术为业》的演讲中尖锐地指出:“在获得了还算广泛的经验,又做了冷静的思考之后,我对那些门庭若市的课程深感怀疑,尽管这种现象可能难以避免。民主只应当用在适当的地方。”马克斯韦伯这番话,讲于1919年,但是,一个世纪过去了,在今天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仍能体会到一个学术大师百年忧虑的现实意义。

高校的职称评审弊端甚多,但是改革,职称评审改革是一个导向性极强的工作,它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高校办学水准,也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因此,在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的同时,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才是改革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