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文明探究终于情怀绵延

期次:第2029期    作者:徐昌昊   查看:28



整整两个月逝去,返还校园,我仍时常忆起那段旅程。

深入锦绣的苏州,校报“三下乡”记者团穿越白墙黑瓦间,不停找寻苏州文明镌刻的痕迹。苏博、苏绣、苏扇,它们化为光源,点亮了这段探索之旅,以文明开源,以情怀绵延。我慎重地敲下一个又一个汉字,希冀记录温存内心的所感所想和万千情思。

在七月清爽的黄昏里,我们拜访了著名苏绣艺术家卢福英的关门弟子张黎星老师。年轻的张老师拥有乌黑的长发和高挑的身材,以及耐心耕耘的双手和宁静的内心。

每一位手工艺人心底都有一份解不开的情结,促使着他们在默默耕耘的匠人之路上愈行愈远,张老师亦不例外。采访期间,她与我们畅聊起继承苏绣的渊源:家住太湖之边,家里的女性长辈都从事女工,虽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但这一方水土在心头挥之不去,故而,她回到家乡,师从卢福英,躬耕于纺织机旁,如鱼得水。

也就在张老师的一颦一笑、一针一线中,苏州刺绣博学的大门缓启,其背后繁复的演变与绵远的情怀映入我们的眼帘。从变幻针法临摹名画,到巧用色彩勾勒山河;从继承传统参悟国宝,到融会贯通走出国门,每一个苏绣艺术家都走在 “打好基本功,传承与继承并重”的道路上。卢福英老师、张黎星老师是苏绣界数一数二的大人物,她们的作品多次作为背景图、国礼出现在人民大会堂里。让我印象至深之一的作品便是,张老师历时多年,将中国古代《霸王别姬》的经典剪影与西方现代的波普艺术结合,绣制出2米高的作品,斩获国内外艺术大奖。今天的苏绣已傲然于苏杭繁多文化之间,经历着自己的光辉时代。

眼前有绣布,手中握针线,脑中绣画面,还要肩上扛担子,心中藏远方。为了将刺绣之艺传播到远方,平日里,张老师时常走出小小的工作坊,穿梭于苏杭的各类校园中。大学生、小朋友,年轻人、老年人,还有外国人,都是张老师悉心教授的对象。

张黎星老师说:文明探究,文明传承,情怀却历久弥新。

讲解人员的柔声,规划大气的展厅,穿梭往来的游人……苏州市博物馆的人人物物也在我的脑海中扎根,炽热翻滚。苏博室内罗列了镇馆之宝、文房四宝等历史古物,错落有致;馆中构造也采用了光影交织的新意,别具匠心。在苏博采访时,我们结识了许多领域的朋友,如企业员工、大学夏令营的同学、写生的老年团和国外友人。

我打好腹稿、鼓足勇气,邀请一位美国年轻人畅谈。他站在一个异域人的角度,从气候、人文、拥挤程度等等方面,与我们随性愉悦地交流,不时穿插着北上广与苏州的不同。苏博的经历,打破了我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它的确值得游人拜谒、学生探访、学者深究。

苏博中各种语言和肤色的游人们说:文明变迁,文明交融,情怀却永无边界。

苏博的拐弯处是一位老先生的扇庄。游人驻足瞭望,兀自欣赏起苏扇制作的起承转合。寻常百姓扇凉风,文人墨客摇雅兴。苏扇的存在,更多是对一种闲散优雅的气质的追随。因而,从制作扇轴的竹子的挑选,到扇面的勾勒描摹,再到装裱、保存,苏扇在严谨的生产过程中,诉说了太湖岸旁的风土人情。

说到风土人情,苏州着实引以为傲。平江路上,吊脚的小楼,拥挤的街坊,嘈杂的叫卖声里,游客络绎不绝,有香糯的气味忽远忽近。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还萦绕在我的周身,不曾远去,亦有余欢。

从青岛到苏州,从校园到社会,从考试到调研,回顾这一周充实的调研时光,我仍觉探究苏州传统文明和风土人情的过程回味无穷。精耕细作的情怀在绵延不绝地流转,而这些终成为一碗酿制许久的汤,吟唱着吴侬软语,诉说着苏杭天堂,书写着文明轨迹,也不忘绵延情怀家常。

(徐昌昊,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7级学生。)

插图摄影 武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