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海大给予我两种挚爱的身份

期次:第2035期    作者:徐昌昊   查看:117


一个静谧的秋日,我走进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拜访了讲授通识课“环境地质学概论”的吴晓老师。他正伏案潜心研读一篇有关海洋地质的英文论文。

“海大给予我两种挚爱的身份。在海大的11年里,我先做学生,再做老师。”2016年盛夏,在取得海洋地质学博士学位后,吴晓留校成为一名师资博士后,开始讲授通识课“环境地质学概论”。2017年初秋,他开始担任地质学2017级的班主任。谈起自己从教的缘起,吴晓感慨:“在海大上学期间,我有幸跟随杨作升教授、王厚杰教授、徐景平教授和其他踏实为学的老师们做研究,他们对科研的热情,让贪玩的我渐渐感受到学术的魅力,坚定了我攻读博士学位并留校从教的人生志愿。也正是他们的潜移默化,奠定了我从教后与学生相处的模式和状态。”

这已经是吴晓第五次讲授这门课,但他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仍然不足,环境地质学的新知和案例都在不断更新,所以每周他还需要2天左右的时间潜心备课,争取让同学们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32学时。“在一线教学是一名大学老师的义务,也是我热爱并要一直坚持的工作。我时刻向优秀教师看齐,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成为学生们喜爱的师长。”倾情教学,稳扎稳打,精彩的“环境地质学概论”选课人数也不断增加,本学期已达到122人。为了使这120多名学生融入课堂,吴晓从授课流程、具体内容和创新技巧三方面着手,不断充盈着自己的教学体系。

吴晓习惯运用 “课前—课中—课末—展示”四步教学法,引领学生们俯瞰每一堂课、每一章节的知识建构框架。课堂伊始的三五分钟里,吴晓通过提问同学的方式,回顾前课的重难点;接着,他有计划性地展开新课,每每引入新知识点时,吴晓常常先抛出一个联系生活的地质小问题,通过互动反馈,他迅速明晰了学生们的知识储备,进而在讲课中不断调整授课框架;课程结束前,吴晓还会带领学生们总结一套囊括了概念、实例的完整知识图谱,保证他们完全吸收所学;最后十分钟里,会有两个小组带来 “一周环境地质要闻”的课堂展示,吴晓希望在此过程中,讲解人和聆听者得以巩固并延伸所学知识,并能切实感受到:每时每刻、每个角落都正经历着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地质变迁。面对这样一个和初高中相仿的授课流程,许多学生觅得了久违的熟悉感,严谨周密的授课流程也有效地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

多媒体教学为课堂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挑战。为提高课堂效率,吴晓尝试将“雨课堂”程序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有了这个智能小助手在点名、计分、答疑等数据筛选和汇总上的帮助,吴晓能及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动态。讲解过程中,囊括了清晰文图的课件将实时同步到学生手机上,学生若有任何疑问,可随时点击屏幕上的“我不懂”,吴晓便能瞬时知道学生们在哪方面理解不到位、自己在哪方面还需着重讲解。为了避免形式大于内容,也为了防止多媒体教学分散学生注意力,每节课前,吴晓都会在“雨课堂”上设置好题目弹窗,以便上课期间,随时发送给学生。

吴晓认为,在课堂上师生间应双向尊重。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尊重并专注于课堂呢?吴晓说:“面对这群孩子,我总会回想到学生时代的自己,那时的我喜欢聆听讲得有趣的课。换位思考,而今,我也力争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们最大的尊重,把每个知识点讲得有意思,让学生们开开心心地专心听课。”

吴晓的课充满了人文与生活气息,深受学生喜爱。讲到“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带领百姓打30多丈深的自流井提取卤水,用以晒盐”时,为了使同学们清楚“丈”这一不太常用的长度概念,深刻认识到祖先运用地下水的智慧和能力,吴晓援引了“丈八蛇矛”的历史典故:“张飞的丈八蛇矛的柄长一丈、尖长八寸,一丈约为2.48米,加上20多厘米的矛尖,整个武器约2.6米高,雄武的空间感油然而生。”此时,吴晓再带领学生们回归课堂,他们已经深刻领悟:“古人以纯人工的力量打井至地下七八十米,真的是我国环境地质史上了不起的事了。”

在学生们的眼中,吴晓是一位课堂上用心、生活里暖心的师长。“地质学2017级是我工作后管理的第一个班级,我是孩子们入学后结识的第一位专业老师。”两个 “第一”,让初为教师的吴晓愈发感到自己在学生中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他时常自问:“作为班主任,我应以何种方式帮助初入大学的学生消除茫然感呢?”去年中秋节,与未归家的同学们围坐于操场上分享月饼的欢快场景,吴晓历历在目,“增设班级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帮同学们欣然融入其中,感到集体的温暖,并以班级为圆心,不断向校园和社会拓展交际圈”。

“我能感受到孩子们的青春、活泼,也感动于他们对专业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我的学生们珍惜少年时光,利用好海大的平台,好好学习。而我也愿意尽我所能,让他们感受到海大的人文关怀、专业的广阔前景,为地质学领域培养有知识、有热情、愿扎根的新一代。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与我的关系,能够也一定会发生‘从学生到同行甚至同事’的喜人转变!”谈起对自己学生的期许,吴晓如是说。(学生记者 徐昌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