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多语种、中国学派的学术盛宴

——第八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实

期次:第2036期    作者:陈颖   查看:135


11月2日—4日,第八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本届研讨会由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 (China Association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CASLA)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承办。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 “新时代中国二语习得研究趋势—跨学科与多语种”。

大会共收到海内外论文 300余篇,举行7场主旨发言、11个特邀专题、9场分组论坛和3场研究生论坛,两天会议有近300场次大会和分组报告。来自八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互动互通,切磋交流,从多个学科对新时代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全方位审视和探索,集中展现了当前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的成果。大会主旨报告同步网上直播,全国5000余人次在线收看,截至目前收看人数累计超过2万人次。

主旨发言

第一场主旨发言来自国际权威期刊Applied Linguistics主编Anna Mauranen教授,题目为“全球通用语如何改变我们对于英语的认知?”Mauranen教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阐释了英语通用语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ELF)的概念,基于学术英语通用语语料库分析了ELF在语法、词汇和用词方面的典型特征,指出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ELF使用者如何通过语用策略实现交际双方的理解,从而成功实现交际目标。

在题为“‘产出导向法’在辩证研究中逐步发展与完善”的主旨发言中,文秋芳教授首先梳理了“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的发展阶段,以及在对外汉语、朝鲜语、法语、西班牙、德语等非通用语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最后,文教授从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方面解释了POA再修订后的理论系统。

袁博平教授以 “二语言语产出机制的增量模型—汉语为二语的宾语省略结构启动的言语产出证据”为题作了第三场主旨发言。袁教授考察了母语分别为英语、韩语的低水平和高水平汉语学习者在双模态话语复述任务及可接受性判断任务中的表现。研究发现,二语言语产出机制具有递增性,移位、删略等较为复杂的句法操作直到二语发展的高级阶段才会出现。该研究进而证明在二语习得的早期阶段,语言理解机制和产出机制存在差异。

第四场主旨发言来自郑东萍博士,题目为“技术及汉语语境对反思二语习得研究的可供性:生态、对话、分布的视角”。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及第三代认知科学成果,郑博士采取生态、对话和分布的视角初步提出一套新的语言教学与研究范式,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和力量。

RoyLyster教授作了题为 “口头纠正性反馈在二语教学中的作用”的第五场主旨发言。Lyster教授通过课堂实证研究对比了不同纠正性口头反馈类型的效果,发现影响纠错效果的变量因素。Lyster教授认为,在二语教学环境下,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混合型纠正性口头反馈以达到最佳习得效果。

随后,徐锦芬教授作了题为“中国语境下的ISLA—以同伴互动为例”的主旨发言。徐教授首先概述了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输入来源等不同理论视角下学者们对ISLA的阐释,明确指出ISLA有别于其他习得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对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的系统性操控。进而,徐教授详细探讨了ISLA的研究内容和可以采用的研究方法,并以同伴互动实证研究为例,现身说法,向与会学者展示ISLA研究的开展。

大会最后一场主旨发言来自Brent Wolter教授,题为“从概念和搭配视角重新审视一语迁移”。Wolter教授报告了他在一语迁移领域的两个近期研究。在第一个研究中,Wolter教授基于语料库分析了中国学习者二语中的搭配错误,发现学习者在使用抽象、多义且与其母语搭配差异较大的词汇时最容易出现搭配错误。在第二个研究中,Wolter教授采用眼动和反应时的方法,探讨了日本英语学习者识解空间形容词的方式。结果显示,学习者的空间形容词识解受母语影响较大,存在明显的母语概念迁移。

特邀专题

除了国际国内业界资深专家学者所做的七场主旨发言,本届研讨会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围绕二语习得研究的核心议题特设11个专题,由我国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成果丰硕的领军人物或骨干研究力量担任召集人。这些专题涉及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文化等多维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由中国学者构建的“产出导向法”和“续论”等本土化理论,以及语言迁移与概念迁移、动态系统理论、二语语用能力发展、课堂环境、汉语二语习得等。102个发言围绕这些专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发言人详细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耐心细致地回答与会者的提问,点评专家进行深度点评,最后召集人对专题讨论进行了全面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特邀专题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度点评和精彩互动都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分组论坛、研究生论坛

除特邀专题外,本次研讨会还设有九场分组论坛和三场研究生论坛,为诸多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了展现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互动交流的平台。分组论坛就课堂教学与教师发展、二语阅读与写作研究、非通用语二语习得研究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非通用语涵盖日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朝鲜语等多个语种,为本届研讨会的另一亮点。专家学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精彩互动令人深刻印象,受到了与会学者的高度关注。大会第一天晚上举行的三场研究生论坛同样异彩纷呈,主题涉及对外汉语教学、二语学习动机等诸多热点话题。会议特邀九位二语习得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细致的点评。专家们高度评价了研究生的原创精神及宽广视野,同时从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学术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悉心指导,并给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与会学生纷纷表示专家点评帮助他们拓宽了学术视野、理清了研究思路,受益匪浅。

大会闭幕式由张文忠教授主持,苏州大学贾冠杰教授作了大会总结发言。贾冠杰教授认为本次会议是我国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高规格学术盛会,提交论文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代表了我国本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体现了本次会议的学术前沿性和国际化特点,必将对我国二语习得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下一届年会主办方上海外国语大学张雪梅教授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发出了热情的邀请。最后,新任会长杨连瑞教授致闭幕词,对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工作设想,并向参会者以及所有为大会作出贡献的人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大会在激情与梦想、温馨与不舍中圆满落下帷幕。

本届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提升了外国语学院在国内外语界的影响力,推动了国际学术交流的深入开展,有助于营造国际化发展氛围、拓展国际化视野,从而加快学院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围绕“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外国语学院将注重学习借鉴其他兄弟高校的先进经验,更新理念,创新思路,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发展机遇,全面增强外语学科的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我校“双一流”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