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两极

期次:第1539期       查看:781

  两极归属,世之焦点;极地研究,炙手可热。
  2007/08年是第四次国际极地年。第三次是1957年,时隔半个世纪的相约,怎不教极地科学家、我校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赵进平教授感慨万千:一生也只能赶上这一次,当倍加珍惜之。
  当下诸多“国际年”似乎成了时尚,“国际年”多了人们有无热情值得怀疑。事实也的确如此,国人对“国际极地年”的关注似乎没有升温。然而,国际极地年不是什么时尚的活动,而是全世界共同奉献的南北极考察大会战,切切实实的极地考察“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一次国际极地年是在1882/83年,主要针对气象和地球物理的观测需要,发起的起因是当时依靠单个国家的力量无法实现对极地的观测。有12个国家参加了第一次极地年的工作,共开展了15项考察工作(13项北极考察,2项南极考察),同时开启了极地领域国际合作的先例。第二次国际极地年是50年后的1932/33年,由世界气象组织发起,主要在气象、地磁和大气科学方面,40个国家参加了工作,其重要成果是首次在南极建立了长期考察站。第三次国际地球物理年是在1957/58年,纪念前两次极地年75周年和25周年。极地年的工作包括南极、海洋和空间科学的广泛研究主题,在极区建设了一批气象站,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取得了确认大陆漂移学说、确定了南极总冰量等重大科学进展。第四次国际极地年适值上次国际极地年50周年,由国际科联和世界气象组织联合组织,做了大量动员工作,全世界的极地科学家自由提交项目建议,共收到项目建议1200多项,共有60多个国家参加,参加人员5000多人,形成了一批观测和研究计划,涉及到极地研究的方方面面。
  从第一时间开始,我校的赵进平教授等就积极参与了国际极地年的工作,以中国海洋大学的名义提交了题为“北极海冰减退、上层海洋增暖及其气候与生态效应”的项目建议。该建议由于涉及到北极变化的机理和核心科学问题,被同时列入5个国际研究计划,这在所有极地年的建议中也是惟一的。
  善于抢抓机遇的海大人抓住了国际极地年提供的不可多得的考察机会,在全力参加我国自己考察活动的同时,积极推动国际合作,并努力争取参加其他国家的北极考察计划,成为国际极地年中最活跃的队伍之一。2006年9月至10月,史久新教授、矫玉田高工参加了加拿大关于海盆的北极考察;2007年5月至6月,赵进平教授、矫玉田高工参加了美国白令海生态系统的考察;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赵进平教授、李涛博士、李淑江博士、李翔硕士参加了加拿大环北极冰间水道考察;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史久新教授参加我国第24次南极考察;2008年3月,将参加美国白令海生态系统的考察;2008年4月,将与加拿大合作前往加拿大布放我国自行研制的冰下潜标,同时开展漂移冰站考察;2008年7月至9月,将参加我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
  不难看出,我国极地科学家还从来没有这么多极地考察的机会,而海大人已经充分利用国际极地年,不失时机地参加到各种考察活动中,得到国际上的支持和认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目前正在进行的加拿大环北极冰间水道考察,这是一个冬季的北极航次。在酷寒的北极漫漫长夜,全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进行过几次考察,实在是极其难得的机会。我校派出了4人的阵容参加这次考察,不能不说是个大手笔。加拿大的首席科学家非常看好我们的考察项目,在考察中一再为我们提供机会,收到了良好的考察效果。
  我校的主要北极科研人员进入最忙碌的时期,一年大部分时间在国外参加考察和各种会议。目前,北极的冬季考察正如火如荼,而南极的考察也方兴未艾,海大人正同时忙碌于两极冰海,谱写着海大极地研究的新篇章。
  遥望两极,思绪万千。我们向为世界、中国、我校的极地研究事业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科学工作者送去思念,送去祝福,送去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