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途,向海而兴

期次:第2101期    作者:黎晨曼  ■   查看:85

金秋九月,送走了闷热的桑拿天,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新生。看着一个个崭新的面孔,一个个充满期待的笑容,又想起当时的自己。从 2014 年至今,我已在美丽的海大度过了六年的求学时光,深深为我校“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精神所激励,成长为向海而兴的探索者。在求学生涯中,我一直在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好像是最普通和平常的问题,事实上,整个人类历史都始终在寻找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在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涯中,该如何回答这三个问题呢?

我想,

“从哪里来”是容易得到答案的。我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带着父母的期盼,经过了四年的本科教育,为了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来到这里。

那“我又是谁呢?”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冥思苦想得来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试错得来的。在本科期间 , 我也曾兜兜转转,磕磕碰碰,迷茫且彷徨。所幸,在海大这块沃土上,我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情,成为创新创业活动的参与者。

大四暑假,我参与创办海洋食品科技创新协会。在这里,我们共同举办中国海洋大学食品加工与创意大赛,促进全校学生参与到海洋创意食品的创新研发中来。在此期间,我从毫无经验的探路人到潮味新食代创享会参与者,海食科协从初期仅举办传统的活动到独立提出承办创意食品展览会,从 4 个人到 35 个人,我用了两年的时间,让海食科协成为学院品牌社团。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友谊,学会了合作与包容,也明白了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这些实践中,我不拘泥于传统方法,而用创新能力、创新标准、创新方法提升自己,进一步开阔了研究的视野,在此过程中,我逐步养成了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思维习惯,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这种创新思维帮助我获得了一种解决饲料中替抗问题的新思路。我也会越来越清楚,什么是“从知道到懂得”,什么是“从思考到行动”。学习研究平台再好,不投入,永远都是过客;创新创业舞台再大,不参与,永远都是观众;个人综合能力再强,不行动,只能停在原点。从浅尝时的好奇,到专注,到擅长,到热爱,到创新,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

“我到哪里去?”我想这个问题对所有同学都很重要,不妨说是“我们到哪里去?”作为研究生,做研究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可以是一个学科,一个领域,往小里说可以是一个研究团队,往大里说可以是我们这一代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等院校更是科技强国的主力军,成为中国发展创新的源动力。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人类正在经历着一场百年不遇的公共健康危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新冠疫情绝不是人类面临的唯一危机或最后难题,它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又一次新的挑战。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想破局,科学与技术的价值和力量日益显现。

作为海大青年人,首先要把国家的前途命运放在首位,新时代的今天更需要有理想、有担当、能研究、会实践的年轻人。我们要把所学、所思、所做奉献给海大和这个国家。在疫情期间,大批食品人才运用专业学科知识,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和救治特点,研究提出营养膳食指导,为公众和医疗机构提供参考。此外,食品学院在这场疫情中涌现出了许多青春的力量,他们是 90 后、95 后,甚至 00后,他们不惧危险、不畏严寒,在自己的家乡,为社区运送物资,在街道统计数据,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学校刚解封时,研究生们率先返校,坚守自己的科研岗位,他们用行动践行了海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师弟师妹们,在实践中探索,在传承中创新,让我们从海大园出发,探索可能,追问内心,直面成长过程中的风雨。请相信,师长、前辈、好友将与我们一路相伴,研路同行!

(作者为食品科学专业 2018 级硕士研究生,本文为作者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0 年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