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督导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期次:第2105期    作者:■ 段善利   查看:117


2020 年是中国海洋大学教学督导工作建制 20 周年。20 年来,教学督导工作作为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各级领导的深入指导和部门、院系的大力支持下,一届届督导专家殚精竭虑,发挥余热,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当此时,积极地进行回顾和总结,梳理和探询,实为必要。它将有助于我们凝聚共识,进一步明确此项工作未来的工作重心和发展方向,提升此项工作的引领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对几个关系的认识

 

1、“点”与“面”的关系

 

2000 年学校开始实施“教学督察制”,2005 年改称“教学督导制”,意在从教、管、学各方面进一步提供高水平的监督和指导,稳定和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与此相伴的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起始于 1986年的学校课程教学评估工作,其已历经 30 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制度不断完善,流程不断优化,在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学校上下、尤其是广大教师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于志刚校长曾明确课程教学评估与教学督导工作的各自侧重:“如果课程教学评估工作是从点上保证教学质量,那么教学督导工作则是从面上着力进行教学质量的监督和保障”。20 年来,两项工作坚持双轨发展,持续发力,切实起到了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驾护航的作用,真正可以称之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校之重器。今后,对于教学督导工作,尤其要注重进一步扩大工作的覆盖面,与课程教学评估工作在坚持有所区分、各有侧重、共轭并行、适度融合的原则的基础上,不重叠,多加成,以让更多的工作受到触动,更多的教师得到帮助,更大范围地触动、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2、“督”与“导”的关系

 

作为第一到第四届教学督导团召集人的汪人俊老师是由“察”改“导”的倡议者,这既是着眼于教学督导工作的目标定位的深入思考,也是基于五年督导工作实践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蕴涵着对教学督导工作应秉持的理念和工作的方式方法的深刻反思。李凤歧老师曾就此撰文说,“盖因这一个‘导’字,充分体现了‘督’的初衷和宗旨,也指明了‘导’是‘督’的途径、范式和目的,虽仅为一字之差,却凸显了我校教学工作理念的升华与管理指导思想的提高。”在多年来的工作中,多位督导专家也多次对自身定位谈到,要“时常自警自省,不可以‘督’、以‘长’自居,而要明了自己的位置,放平心态、姿态,真情做好‘导’的工作”。

周发琇老师也曾谈过他对教学督导工作的理解。他说,教学督导工作是一种维护教学秩序、保障教学质量底线的措施,是当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里的一个重要环节,已经和正在发挥积极作用。教学督导工作从督查开始,“查”字当先,目的在于检查、制止一些违背正常教学秩序的行为,比如迟到、早退、课堂上敷衍等。此中能够体会到的是教学督导工作中应有的刚性的管理成份。周老师十几年前发现的问题在当前课堂上也还有存在,“水师”“水课”也并非个别现象,因此当前的教学督导工作还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督”的力度,寓“督”于“导”,“刚”“柔”并济,才能更进一步发挥教学督导工作的作用和效果;“督”的力度不足,则“导”的效果就必将大打折扣。我们期望督导专家们对于发现的学校教育教学、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及各项服务支持中切实存在的问题能够大胆地“督”,积极地“督”,持续地“督”,“咬定青山不放松”,直到得到改正、改进、改善。“督”与“导”要两翼齐飞,学校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应为督导专家们站好台,撑好腰,对于出现的拒绝督导或者拒不改正的,应予以批评、惩诫,并运用行政手段、措施坚决地督进,从而使督导专家们有底气,肯直言,而不是对督导专家提出的问题不做反应,“说了也白说”;或者不积极悦纳,“脸色不好看”,而导致督导专家“能不说的就不说”。

3、督导专家与被督导教师的关系

 

学校教学督导工作倡导的是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主张督导专家与被督导教师间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持续建设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督导工作氛围。张永玲老师曾多次笑言,我们(督导专家)不是“克格勃”,我们不是一帮故意找茬的老头儿、老太太,我们只是希望帮助教学上有不足的青年教师尽快改正自己,快速成长起来。郑家声老师也曾讲到,督导老师始终没有监督老师上课的意思,被听课老师如能积极配合相信我们会相处得非常愉快,也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他还曾贴切地将督导专家比喻成小蜜蜂,可以在听课过程中将学习、采集到的不同的优秀老师授课的经验和方法传送给需要的老师。可以说,督导专家们是高风亮节,胸襟广阔,同时又是用心良苦的。

接受督导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在专家们的帮助下不断发现教学问题和不断优化教学工作的过程。教师们要明白,在督导的过程中,专家们虽是“挑刺”,但更是“成全”。教师应把握难得的机会,积极热情、诚恳谦逊,主动接受专家们对自己教学工作的督导。在督导过程中,督导专家是师长,也是同事、朋友,老师们宜打消顾虑,不必太过拘谨、谦卑,应积极主动以各种方式如面谈、电话、微信、邮件等与专家充分地交流探讨。对于督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也应辩证看待,并坚持举一反三,积极进行审视、剖析和修正。而拒绝督导、消极应对和拒不改进的态度则是断不可取的。

4、教学督导工作与职能部门、院系工作的关系

 

教学督导工作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修订完善和督导专家们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切实起到了督教、督管、督学和导教、导管、导学的作用。但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我们要注意或要明确的是,不能以此替代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监督措施和手段,而应将教学督导工作看作是独立于校、院行政系统之外的对于教育教学状态进行宏观指导和监控、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行监督和指导的力量。由于着眼点、立足点的不同,督导专家们所见、所感难免有偏颇和局限,职能部门不能仅满足于应对或解决督导专家们发现或提出的问题,而应以其为切入点,积极主动作为,从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发展性的高度进行问题的整改,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教学督导工作的作用,也才能更广泛地调动校、院各层面的力量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周发琇老师说,教学质量保证的根基在基层教学组织,在实施具体教学管理的院或系。这也应是我们基层院系应该具有的共识。院系应善于借助督导专家们的智慧和力量,积极夯实基层教学组织,发动更多的力量参与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学院层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同时,可以参照学校教学督导工作模式,组建学院层面的专家队伍,为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帮助和指导。

二、对几个问题的思考

 

1、进一步提升教学督导工作的站位

 

近年来,全国各高等院校均普遍实施了教学督导制度,而我校教学督导工作在历经 20 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需要进行系统挖掘和梳理,形成宝贵的经验。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在新的起点上以新的视角探索新时代教学督导工作的趋势和方向。当前我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多是个体式作战,团队式作战不够;关注局部的、个体的、点的问题多,关注全局的、整体性的、面上的问题少;教学督导工作的修补式特征突出,而引导性、引领性作用的发挥还有所欠缺。教学督导工作需要进行深入地思考,科学地规划、统筹和设计,发挥团队工作的优势,以更高的站位审视和反思本科教学工作,使其成为引领本科教学深度改革的风向标和推动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的有力助推器。

今后的教学督导工作将进一步倡导个体与团队式工作相结合,积极促进督导专家的相互学习、意见交流和共识达成,提升视野和格局;加大对教与学工作的研究,分析、思考影响人才培养工作的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和瓶颈,总结和提炼具有预见性、前瞻性的工作理念、思路和策略、措施;提升督的效度,加大导的力度,从宏观的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着手,包括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文化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学生成长成才要素分析等,到微观的关注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实验实习的有效实施、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以及教师教学理念重塑和技能提升等方面,切实发挥教学督导作用。

2、进一步丰富教学督导工作模式

 

教学督导工作将继续坚持“督”“导”结合的工作原则,以个体式的督导向个体与团队督导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推进“点上精准指导”“线上持续帮扶”“面上有力督进”,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式督导体系。

点上精准指导,是指日常进行的对授课教师课程教学的随机督导、指导,与课程教学评估工作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线上持续帮扶,是指督导专家一对一联系指导青年教师、首开课教师、问题课教师,多次性、持续性深度听课指导,重点帮扶;

面上有力督进,是指督导专家以个体或团队方式对学校教、管、学各方面工作开展的专项督导工作,如教学档案检查、教学秩序和学风建设调研、教学设施评价检查、通识课程专项督导等。

3、进一步推进与课程教学评估、教学支持、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协作

 

进一步夯实课程评估、教学督导、教学支持工作,实施参评课程全过程的评估指导、全校范围课程教学的点 - 线 - 面立体式督导、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培养的深度结合,三项工作彼此间有别但不相离,形成相互融合协作、互助互补、而不是重叠交叠的工作态势,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覆盖、最大效度地推进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进一步强化教学督导工作与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和院系日常工作的协作,改变集中性的会议式、阶段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畅通工作渠道,使问题的发现、提出和反馈、处理工作更及时,问题发现 - 反馈 - 处理常态化、日常化,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4、进一步发挥教学督导工作的辐射带动作用

 

教学督导工作所做的依然是模板性的工作,其实质在于为职能部门工作提供切入点,为院系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模式和参照,在于营造氛围,达成共识,形成重视教学、敬畏讲台、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的质量文化。诚如前文所提到的周发琇老师所说的,教学质量保证的根基在基层教学组织,在实施具体教学管理的院或系。作为基层院系应切实担负起责任和使命。当前,学校层面的思路和设计已经十分清晰,我们也希望学院层面亦能够仿此形成这样的工作局面。

围绕教学督导工作,选优树先,进一步做好优秀教师和教育教学改革先进事例等相关工作的宣传,发挥模范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注重挖掘学院教学工作亮点,倡导和鼓励先进,督促后进,促进学院间的互学互鉴,共同提高。同时,更全面地汇集、推广教学督导工作的事迹、经验和成果,更充分地展示督导专家工作的细节,以供更广大的师生学习、仿效和借鉴,营造浓厚的教书育人氛围,促进和带动更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学、改进教学,主动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重在稳定,要在持续,根在投入,本在热爱。教学工作不是朝夕之功,借用李凤岐老师文稿中的话做结:教学督导工作根植于学校领导的不懈坚持,感念着全校师生干群的热情支持,得益于教学督导的沟通护持,展现着“学在海大”校风的传承联持,这是我们海大人的信念的秉持,也必将在今后的办学中勠力亘持。

(作者为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