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创新型表达

——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

期次:第2124期    作者:■ 赵晓彤   查看:294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根与魂,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并阐释“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2月 12 日,正值辛丑开年之初,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话剧院等部门正式推出《典籍里的中国》这一大型文化类节目,该节目撷取《尚书》《论语》《楚辞》《史记》等流传千年的中华典籍,融合文学、戏剧、影视、访谈等多种元素,通过古今对话的创新形式,品读传承千载的中国智慧,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从节目结构来看,《典籍里的中国》主要分为“专家访谈”和“影视化表演”两个主要部分。在第一期播出的《尚书》中,节目邀请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启发三位学者率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典籍内容和文化内涵,引领观众走近典籍的世界。比如,蒙曼教授以《尚书》中“大禹定九州”的历史故事,讲述“中国”一词的来历,通过解读文献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内涵,展现中国传承至今的“民本”思想。专家们点睛式的解读以及信息阐释,为影视化表演做了内容铺垫,增强了节目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在戏剧表演部分,节目联合田沁鑫导演牵头的国家话剧院进行演绎,借助于“古今对话”的沉浸式场景空间,选择《尚书》中涉及的历史故事进行影视化改编,并将演员领诵《尚书》的“典读会”环节以及服饰间展示等花絮内容呈现在观众面前,与此同时,专家访谈区作为第二现场,同步观看着舞台表演的场景,串联起现实访谈与戏剧演绎的时空桥梁,共同构成了叙事演绎的完整闭环。

从视听呈现来看,《典籍里的中国》创新性地采用多维“戏剧场”的空间结构,以甬道联结起四个影视化演绎区域,综合运用 270 度环幕投屏、虚拟现实、实时跟踪等科技手段,使得演员表演与虚拟视效融合为一个整体。通过高度还原的道具置景、丰富多样的镜头以及灵活多变的场面调度,将电视、戏剧、电影三种文艺形态相融合,着重展现人物性格和动作细节,赋予演员更多的表演空间,实现了戏剧表演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的电影级的视听展现,极大地增强了舞台艺术的表现力。在戏剧表演空间,观众座位被分置在甬道的四周,座椅可以跟随舞台表演的进程 360 度旋转,打破了传统电视文艺的固定观演模式,使观众完全沉浸在近距离的戏剧表演之中,获得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作为该节目的首秀,在《尚书》中,观众可以看到“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联结时空的甬道,来到由演员倪大红饰演的儒学博士伏生所处的西汉时期,探寻《尚书》之好的奥秘,跟随着老年伏生的回忆,开启了童年伏生学习《尚书》的场景展现,通过视角镜头将三个时空的场景联结在一起,实现了多重跨越的“古今对话”。这种彼此呼应、多线并行的叙事呈现,建构起一种审美体验中的“上帝视角”,使观众仿佛跟随着撒贝宁的脚步穿越时空,聆听古人智慧,极大地增强了舞台演绎的戏剧性和感染力。

从仪式设计来看,“仪式的功能在于提供共同体验的瞬间”,其借助于符号系统和行为方式对信仰进行表达和强化,具有程式化、参与性、表演性、象征性等特征。就《典籍里的中国》来说,其通过建构一种“媒介仪式”,使观众应邀从“日常世界”进入特定的“戏剧世界”,唤起观众们共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共鸣,对于节目内容传播产生了积极作用。在节目开头,跟随着剧场灯光开启的声音,环幕投屏依次被照亮,光束在甬道中流动,主舞台的数控升降屏缓缓升起,引导观众进入沉浸式的戏剧空间。随后,“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的脚步声缓入、打开台灯、落座阅读,环幕中虚拟视效轮转,开启戏剧空间和访谈对话。随着剧场灯光关闭的声音再度响起,多维舞台空间的数控升降屏缓缓拉开,近一小时的沉浸式影视化舞台演绎正式开启。对于升降屏的调度和控制,实现了多重艺术形式的联结。此外,在典读会中戏剧演员带领现场观众反复诵读典籍的过程,以及主持人的仪式化语言,进一步建构起了一种“电视崇高感”,拉近了观众与典籍之间的距离,使观众从形式审美向文化认知逐渐深入,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感和自豪感。

(作者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20 级文艺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