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照:亦师亦友 教学相长

期次:第2126期       查看:154

3 月初的天气乍暖还寒,在文新楼楼前的停车区,记者远远地看见了背着双肩包的杨生照老师,只见他精神昂扬地走进大楼。一起来到他的办公室,看见他从包里拿出了两本书放在桌上,书的封面写着:《道论》和《中国必须再儒化》。

杨生照正在做当代大陆新儒家的研究,《中国必须再儒化》是他最近阅读的相关书籍,《道论》是他的博士生导师杨国荣先生研究形而上学的著作,时常被他带在身边翻阅。从本科到博士,杨生照所学专业皆为哲学,他现在主要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论语》导读两门课程。得益于学习中西方哲学的基础,杨生照在教授这两门课时得心应手。

如何让思政课更加生动有趣?杨生照说,“要让马克思说中国话,哲学说普通话。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基本的要求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听懂;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也不能过于浅显,兼顾理论性与故事性”。

在上课中,杨生照不仅会用生活中的案例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会穿插着讲一些中国传统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在比较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论语》导读课的侧重点放在挖掘《论语》选段背后更深层次的哲学道理上,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哲学对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杨生照会通过阅读《论语》选段、摘抄古今解释、抒发个人见解、背诵重点段落的方法达到让学生“学而思”的效果,加深学习的印象。修过杨生照《论语》导读课程的 2019 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李仁发回忆说:“杨老师对《论语》的解读都很深刻,听老师讲解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句子有常读常新的奇妙之处。”

杨生照不仅引导同学思考,他自己也是参与课堂“头脑风暴”的一员,“有时候在讨论的过程中也会突发奇想,然后会讲一讲哲学道理,所以我讲课一般没有底稿。”

与学生相处,杨生照遵从“在知识和智慧面前人人平等,在探究学识、追求智慧的道路上,老师和学生应该拥有平等的地位”的原则。在他眼中,孔子和弟子之间那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是理想的师生关系。学生不因老师的威严而心生畏惧,老师也不因学生指出错误而难堪。“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对于学生来说,能把老师问倒是学生的本事;对于老师来说,被学生问倒说明老师需要不断学习。这是杨生照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以学生为中心,了解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关注话题以及网络语言,是杨生照走进学生思想世界的基本方式。在课堂上,他用案例讲解的方法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不断设置一些能够引发大家深入思考的问题,并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讲授课程,尽可能地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教授《论语》导读的过程中,杨生照要求学生用繁体字抄写名篇。有助于学生了解字词原本的含义,也加深了对《论语》的理解。

2018 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肖菁菁说:“学习这门课之前,我想象中的《论语》导读大概还是像中学时学习文言文一样,有些无聊。但是老师讲课时深入浅出,为我们详细介绍《论语》选段的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人物介绍,语言幽默风趣,使我们在学习《论语》时很愉快,又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了深刻、全新的理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我们知道有作业时会开心吗?那快乐源自哪里呢?”“乐”不是“乐”在任务繁重,而是通过“学而时习”让自己变成一个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掌握了这门技艺,从一个无知无才的人变成了一个有知识有才能的人,从知识浅薄到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所以“乐”。孔子说“君子不器”,“不器”是什么意思呢?君子首先要掌握某种技艺,对社会有某种用途,成为某种“器”;然后不断学习多门技艺,触类旁通,成为多种“器”;最后找到其背后的共同之处,超越具体的器,最终成为一个“不器”之才。

听了这样的《论语》导读课,或许你会有恍然大悟的“通彻”感受吧!

杨生照很注重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话,他认为知己知彼有助于让中国的思想释放出世界的意义。攻读硕士和博士时的导师都倡导“古今中西,全都涉及”的研究方法,对杨生照的教学和科研产生了深刻影响,开阔了他的视野,让他在教学和科研的过程中不困于一家。

杨生照认为哲学与每个人都相关,他建议大学生可涉猎一些经典哲学著作,如柏拉图《理想国》、《论语》、王阳明的《传习录》等,能够通过学习哲学形成爱思考的习惯,借此提高逻辑思维水平、批判思维水平和创新思维水平。

(学生记者 王瑜鸽 宗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