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节上熊明谈日常里的文化

期次:第2135期       查看:70

本报讯 近日,学校第四届本科生国学文化节之新知讲堂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举行。讲座主题为“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以唐人小说为例”,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熊明教授主讲,来自各学院的师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熊明指出,日常生活中的穿衣、吃饭、行走、交往中皆能体现传统文化,而唐人小说更是如此。他首先从日常宴聚中的传统文化讲起,以唐代牛僧孺的《玄怪录·刘讽》为切入点,带大家从刘讽夜逢四女子院中宴聚之事中领略传统文化。从揖让班坐、座中陈设都有讲究的宴聚排场,到设明府、录事的祝酒,从“鸾脑老”等经典酒令到乐歌唱和,无不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熊明还详细说明了酒令的起源与流行。先秦时代即有酒令,最早是指宴席上监督众人饮酒之人,但酒令直到唐代方才大盛,成为一种雅习。律令的种类也十分多样,有急口令、作诗、拆字令、征诗令等,此外还有骰盘令、抛打令等多种玩法。

日常饮食蕴含着传统文化。熊明指出,唐人常以“食方丈”—长宽各一丈的面积摆放饮食,还有“水陆俱备”“海陆兼备”等象征主家的富贵奢靡。《卢氏杂说》中甚至对碳火都颇有讲究,还有所谓“看食”,专为观赏之用。熊明还特别根据《太平广记》引《补录记传》的“李德裕”故事中用所食羊肉数量标识寿命长短来说明唐人对羊肉的嗜好。此外,鹿肉、牛肉、鹅鸭、海鲜河鲜等膳食都为唐人所爱,不仅品类繁多,做法也不一而足。

熊明还介绍了饮食中的风习世情。从《北梦琐言》“煮重德好尚”、《龙城录》“魏征嗜醋芹”中,皆可以其饮食爱好大略得知人物之品行,而《阙史》“荥阳公清俭”一文中,郑孙因去皮食用馒头之奢靡行为而被遣回,饮食中的风习世情可见一斑。

讲座共持续两个小时,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

(鹿晓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