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的小渔村度假

期次:第2156期    作者:仇赤斌  ■   查看:73
 雕龙嘴远眺

 

记得是 2014 年的暑假,一家人到青岛的一个小渔村度假几日,想来还觉得很有意思。

地方是夫人的山东同学选的。夫人和女儿先去了山东,定好立秋那天从济南赶往青岛,我则从宁波出发到青岛和她们汇合。当我出了青岛的流亭机场,打的辗转来到目的地——雕龙嘴村时,已经是下午 1 点多了。这是个海边小村,位置很偏,一般的青岛人也很少来。当我站在海岸的制高点——一个岬角时,被深深地震撼了:太美了。一个岬角深探入海,悬崖下就是碧波浩荡的大海。前方有一大圆石悬空而矗,名为“钓龙矶”,远望酷似一条骊龙的颌下珠。而岬角则象是龙首,潮水来时,此处浪花四溅,摇摇欲飞,云雾缭绕,犹如巨龙在戏珠,此村也由此得名为“雕龙嘴”。

“龙首”处是看风景的绝佳处,环顾四周心旷神怡。村子处在山坳,三面环山——这是崂山的支脉,山上奇峰突兀、白云缥缈,云似乎在和青山上的巨石玩捉迷藏。又一面临海,东侧有个小沙滩和人工的渔港,停了很多渔船。整个村庄可尽收眼底,在翠林的掩映下,露出点点红瓦屋顶,煞是好看。青岛市区的屋顶都是红色的,但想不到在远离市区的小渔村也是如此,实在难得。

提前预定的住所,是一个当地村民开的农家乐,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号——临海别墅。离真正的别墅当然有距离,但离海确实很近,步行两分钟就可以到海滩。既然这么近,住在雕龙嘴的两天两夜里,我多次来这沙滩,日出前,日落后,夜深时,涨潮和落潮,都有不同的风景。我一个人,或是带着五岁的女儿来,又有不同的心情。女儿有时觉得累了,就要“骑马”,骑在我的肩上,我驮着她走。看女儿拿根树枝在平整的沙滩上画画,描绘的应该是她心目中海的模样。又见她用铲子往小桶里灌沙,灌满后跑到靠近海水的地方去倒掉,看一阵海浪涌来把沙子淹没、又带回到海中。如果有一个大浪席卷而来,女儿就会尖叫着转身向我跑来,抱住我的腿,她到底还是个胆小的小姑娘。

在溪坑里戏水的时候,她也是不够大胆。这个渔村居然还有一条河——雕龙嘴河,这是条季节性的河流,夏季正是它的丰水期。其实我更愿意叫它是大溪,泉水奔涌、水质甘冽,村民和游人都喜欢在这里游泳、泡水、洗衣服。女儿坐上原来准备的小鸭游泳圈,感觉不太安全,我又重新买了个圆圆的游泳圈。可惜女儿还是放不开,不敢离开我的身边,反倒是比她小一岁的同学女儿在溪水中惬意地游来游去。如果不是水温有点低,真想在水中呆一下午,这比在海里游泳好多了,不会呛进海水,那种苦涩味可不太好受。能在青山绿水间嬉戏,实是人间乐事。此地还出产另外“两绿”——崂山绿石和崂山绿茶。

据说溪水中有种特有的鱼,长不过尺,喜居清流,烹食鲜美无比,可惜没有品尝到。但能吃到房东为我们准备的农家海鲜大餐,也很满足了。等晚上夫人的同学们都到齐了,菜已经全部上桌了,白蟹、鲈鱼、大虾、扇贝、海虹(宁波人叫淡菜)都是最简单的蒸煮方式,原汁原味。除了几个蔬菜,还有一大盘红烧的土鸡块。主食是大馒头,这里属于王哥庄镇,出产的手工大馒头非常有名,松软而又劲道,一个就有一两斤重。

因为有厨房可以供我们使用,第二天我们到菜场买了菜,自己动手。中午主要还是海鲜,除了白蟹,另加小海螺、香螺、蛏子、花蛤、小鱿鱼等。晚上则是烧烤,鸡翅、肉串、香肠、玉米、茄子、馒头,无所不烤。自然会有擅长厨艺的高手搞定一切,懒人们坐等即可。吃菜、喝酒、聊天,其乐融融,直至深夜。

我早上起得早,出去拿着相机拍了几张晨景,回来后刚好给他们做早餐。第一天,我把剩下的鸡肉和大米一起煮粥,因没有小葱,就只加了点姜丝和盐,用高压锅煮了一锅,他们吃了都说“鲜”。第二天早晨我去买了鸡蛋和面条,面中加了些虾仁、鱿鱼和一点蔬菜,出锅前倒入鸡蛋液,煮的一大锅的海鲜面也是一抢而光,起床晚的人还轮不到。

至于味道吗,反正是我们回到宁波一个月后,还有一个同学打来电话追问:这个鸡肉粥到底是咋做的?

(作者系我校海洋化学专业 1996 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