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到海水变 蓝》:文学与故乡

期次:第2156期    作者:杨若槿  ■   查看:130

2021 年,贾樟柯执导的最新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国内正式公映。影片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马烽、贾平凹、余华和梁鸿等自述为线索,回溯作家们成长的文化语境和创作的心路历程,并从个体叙事和生命经验出发,试图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变革,以及蕴藏其中的当代中国人的情感结构和文化图谱。

 

章回体结构:松散有序的口述史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采用“口述史”的纪实采访形式,从山西出发辗转陕西、浙江和河南多地,带领观众走近四位作家的个人经历和创作之路。

通过“山药蛋派”代表作家马烽女儿以及同乡老人的回忆,讲述了马烽带领村民治理盐碱地,创造粮食丰收,并最终离开北京,扎根三晋大地进行小说创作的故事。“寻根文学”的标志性人物,生长在陕西商洛的贾平凹则围绕着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将贫困年代的大家族生活、父亲被劳改对于自身成长的影响娓娓道来。余华则讲述了自己独特的成长和工作经历,以及最终如何走上文学道路。作为影片中唯一一位女性作家代表,出生于上世纪 70 年代的梁鸿深情回忆了自己的家庭往事。作家们对于过去生活经历和个人乡土经验的纪实性口述,从多个侧面聚合成一种历史叙事的文化脉络,实现了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描和反思。

在形式结构上,影片呈现为一种松散有序的章回体叙事架构。导演将作家们的个人故事和口述信息重新建构,提炼出十八个关键词并以标题化的字幕呈现,从而构建起一部描绘中国人时代变迁下的心灵史。在此过程中,贾樟柯纪录并展现了大量的现实场景片段,比如养老院中老人们排队打饭、送餐的外卖员在街道中穿梭、农民在麦田中收割劳作的场景等等。这些现实场景穿插在作家们的个人自述之中,使得时间上的过去与现在、空间上的此地与远方在屏幕前交错汇聚,有效增强了影片叙事的历史感和真实性。配合设计许多段普通人朗诵文学片段的镜头,形成了导演关于乡土文化的探问和追寻。

 

艺术化策略:交叠凝视的美学时刻

回顾贾樟柯的电影创作,可以发现他对于群像面孔的特写式塑造具有一种强烈的偏好。这种偏好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中也有所体现。养老院中老人们清晰可见的皱纹;火车站前旅客们行色匆匆的神态;学校食堂中年轻人们刷手机的笑容,这些镜头捕捉到的普通人群像,展现出的是芸芸大众被忽略的、最真实的生存状态。银幕上,一张张带有生命印迹的“自然脸”在镜头的特写下化身为一个个动人的肖像,让观者在相对静止的画框中,感受一种情绪留存和张扬,他们与被镜头聚焦的作家们并置,作为时代变迁中社会影像档案的一部分,生成了一种朴实而动人的美学意味。

除此之外,对于群像面孔的独特描摹,贾樟柯还刻画了普通人作为“朗读者”的形象,将文学还原至生活的现场,进而探究文学与人、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正如契柯夫说:“现实主义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而最优秀的作家都是现实主义的。”田间劳作的农妇自信高昂地朗诵着于坚的诗歌“高举着锄头,犹如高举着劳动的旗帜”。年轻的女子在桥头深情朗诵着沈从文的名篇“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乡村青年在树林旁朗诵着贾平凹的散文“你生那里其实你的一半就死在那里,所以故乡也叫血地”。读解文学的权利交给了普通人。赋予了普通个体拥有同等文化记忆的权利,彰显出生命本身的尊严和光辉。

 

人文性旨归:精神还乡的历史意识

影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最初构思的名字是“一个村庄的文学”,但最终呈现的内容却并没有局限在“文学还乡”的主题设定上,而是转向了对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还乡”这一更大命题的探究和呈现上。

作家们从家乡出走到大城市,被裹挟进现代社会的快速变革中,但他们的创作根基却始终在故乡,他们有意识地从城市返回农村或小镇,在各自的生养之地徘徊守望,寻找、确认并传承各自的乡土记忆,再以故乡为根据地,探寻万千变化的世界。如同跟随着母亲梁鸿返乡的儿子一样,这些生长在城市的当代青年们,正试图寻找祖辈生活的印迹,重新学习熟悉又陌生的乡音。

就像片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所隐喻的,一代代人都是他们所处时代的弄潮儿,每个人都迎着潮水而上,向着理想的海域进发,而那些试图挣脱却无法回避的东西,就是每个人所面对的乡土记忆和时代烙印。回不去的遥远故乡与不可磨灭的成长记忆,成为每一代人怀旧的主题。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而言,乡土文化对于当代中国人的情感结构和精神文化的塑造有着深刻的影响,为人们触摸历史、理解现实提供了重要的落脚点和历史维度。

(作者系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9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