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BOPPPS 模型优化教学设计

期次:第2196期    作者:姜永玲  ■   查看:53

目前国内大学正在历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转型,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在校期间的全面发展。但部分大学课堂上教师全程讲授,鲜有互动,导致学生未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研究表明,人类注意力集中程度 90% 以上的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且根据学习科学的原理,教师和学生分别对应着课堂的专家与新手:与教师相比,学生具有极少的背景知识,缺乏可自动化处理的知识积淀,往往只能看到问题的表面细节,挣扎于将原理转变为可应用的知识;学生在教师持续讲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认知负荷超载,继而逃避学习,产生看手机、睡觉等消极行为。

优质课堂需要教师根据课程属性和教学对象特点,有序安排教学诸多要素,尤其是教与学这两种活动的时序,设计课上交互与学生输出学习成果的活动,营造互动、积极的课堂氛围。BOPPPS 模型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学者 Douglas Kerr 提出,将课上教学流程分为导入(Bridge-in)、学习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及 总 结(Summary)这六个环节。

1. 导入:教师以与本次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闻、挑战性问题、个人故事等开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帮助其调整好学习状态,同时通过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背景知识,使其作为支架自然过渡到教学内容。

举例: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在公正一课中以“电车难题”开场,引导学生沉浸到该场景中并做出艰难的决定;后续通过不同层面的问题不断追问,引导其深度思考,随后开启本次教学内容——功利主义与道德主义之辩。数据挖掘技术课程的教师通过沃尔玛超市中啤酒和尿不湿相邻摆放销售的设计引出数据挖掘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习目标:教师在展开讲解前应清晰地呈现学习结束后可以达成的目标。表述目标的主语应为学生(通常省略),以动词呈现学习后应该达成的学习结果,帮助其明确学习的意义。学习目标通常分为认知、技能及情感三个层次:(1)认知层面上可以布鲁姆认知目标为引导,从记忆、理解、分析、应用、评价、创造这六个层次进行判断。(2)技能层面的目标指学生能够操作某种设备、撰写程序等,用以解决某类问题。(3)情感层面上指学习结束后引发了学生情绪的变化,如欣赏、重视某一现象、养成了某种态度等。

举例:天气与气候概论课程的某次授课确定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确定为:学生能清楚地说出全球变暖原因;学生关注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在生活中践行减碳理念习惯。

3. 前测:通过请学生分享或做题等易于操作的方式粗略了解学情,获知其是否具备背景知识,初步了解学生在此节点上的知识掌握情况。

举例: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师在讲解空气动力学之前先展示赛车形状的图片,之后抛出为何如此设计的问题,学生就此作答,但往往给出的答案并不完整。经过了这个环节,教师大致了解了学情,同时引导了学生接下来认真听讲以探究原因。

4. 参与式学习: 该环节为课堂的主要部分,除了教师对重难点的讲授外,学生参与到练习、解决问题、答辩等输出学习成果的活动中。常见的教学策略包括思考—配对—分享、讨论、测试、同伴教学法、一分钟作文等。教师在课前做好师生角色活动类型及顺序的安排,课上学生听讲、参与、输出成果穿插进行,促进其动手动脑并开展合作,全力投入到积极学习中。

举例:教师在 Python 程序设计课上教学活动设计如下:①教师微讲授②学生编程解决真实问题③学生基于评分量表开展互评④学生修正程序。期间学生多次输出学习成果,并基于系统及教师、同伴的反馈迅速查缺补漏,精进编程技能,学习过程紧张而充满成就感。

5. 后测:设置题目以支持学生输出学习成果,考察学生对所学的理解。可通过信息化工具如雨课堂组织客观题及主观题的检测,师生基于评价结果开展对应的反思:学生改进学习态度、习惯等,教师则可通过调整时间分配、重述重难点等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6. 总结:简短回顾本次所学,通常由教师完成,亦可由学生以思维导图、结构图、概念图呈现知识脉络,或者采用“一分钟作文”,由学生在纸上或利用信息化工具反馈所学及尚存的困惑。

优秀的教学需要精心设计。教师可以在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门课的设计中用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引导,有意识地 借 鉴 BOPPPS 设 计 思 想,提 前 规 划教学流程,明晰各个环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及任务,使学习成为学生乐于参与、充实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作者为教学支持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