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门理论课

期次:第2204期    作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郭玉越   查看:63


2022 年秋季学期,我主讲的西方文论课程参加学校的本科教学评估,这是一门我虽然已经上过四遍,但依然在摸索中改进的课程。恰逢此次教学评估之机,先后有 19 人次的评估专家听过这门课程,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也让我对“如何上好一门理论课”这个问题有了一些个人心得,总结如下:

一、理论课不应该是死板而教条的

从古今中外对“理论”的界定来看,“理论”是研究者从研究对象的外部形态出发,对研究对象的内在原则、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剖析和讨论。这些有关世界的“原则”“原理”“方法”一旦被总结出来,就会成为一个个稳固的“条款”,摆在那里供人去理解和运用。一个理论课老师,如果仅仅是僵化地将这些理论条款放在 PPT 上,然后宣读给学生听,那么学生只能看到一个在形式上比较完整的教学框架,但对这个框架为什么如此搭建却没有丝毫的了解,对这个已经搭建起来的框架的内在逻辑关系也完全不清楚。如此一来,理论教学就会变得死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理论课首先要摆脱的就是对现成教条的机械搬用。更具体地说,就是要将现成的理论教条,还原到这些教条所产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当中,将理论还原为人类日常生存的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从而给理论一个稳固的现实席位。

二、理论课不应该是无趣而沉闷的

在理论课课堂上,与死板而教条的教学模式相伴随的,就是无趣而沉闷的课堂气氛。作为调节课堂气氛的主体,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将课程内容的讲授方式、案例的选取、上课的节奏等问题考虑在内,从而化解课堂氛围沉闷的难题。以西方文论课程的第一节课为例:为了将“理论”这个概念讲解清楚,我将“翟天临事件”引入课堂教学。当翟天临被曝出论文抄袭时,有粉丝在微博上替他辩护,说:“他不是个演员吗,非要纠结于论文?演技好,人品没问题不就 ok ?他本职工作做得没问题就行了。”这话初听起来还不太好反驳,但仔细辨析,这位粉丝其实是在混淆“理论”与“实践”的界线:作为一个演员,翟天临所从事的是艺术实践活动;同时,作为一名研究生,翟天临要达到毕业要求,就需要完成毕业论文,这种毕业论文虽然是关于表演艺术的,但“写论文”这件事情本身并不是艺术实践活动,而是经过研究而写出理论性的文章,理论性的文章要有作者自身的观察、总结、反思和表述,讲求独特性和创新性,不可抄袭。因此,就翟天临的研究生身份来讲,他不仅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还违反了最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用这个案例来解释“理论”的内涵,既将艰涩的理论问题转化为接地气的实际问题,使得课堂氛围灵活轻松,又起到了引导、教育学生遵守学术规范、严守学术诚信的作用。

三、理论课不应该是肤浅而流俗的

通过有趣的方式讲述理论,并不是要把理论课变成一场场“脱口秀”,理论本身的深邃决定了理论课不能如此肤浅而流俗。在这里,“浅”并不指向一种轻松幽默的讲解方式,而是指向课堂所讲的内容不深刻、道理不精准、价值不鲜明。以西方文论的最后三次课为例:学期的最后三次课,要用六个课时啃下本门课程最难啃的一块大骨头——康德美学。由于康德著作语言晦涩、结构庞大,很多讲解者经常是“复杂的问题简单处理”,主要讲解康德所提出的“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并以“美的无功利性”作结。其实,如此作结并不符合康德之原意,是将康德美学思想浅薄化、流俗化了。因为在康德的整个哲学体系中,“无功利”的美并不是他“美的理想”,“美 的 理 想 只 可 以 期 望 于 人 的 形象。在这个形象这里,理想就在于表达道德性”。所以,康德最终是将美的理想落脚到“人的道德性”上,以一种“善美”相统一的方式,体现和总结了西方古典美学精神。

理论课不好上。我也在反复思考:又有什么“课”是好上的呢?上好一门“课”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呢?我想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以学生为中心”这六个大字当中。用最直白的话来讲,把学生真正当成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目的,是上好一门“课”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