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中共同成长

期次:第2204期    作者:法学院  于晓艺   查看:61


我所讲授的课程是法理学与法律职业伦理,它是因中美合作办学项目的特殊要求而进行的合体性改革的结果,当然也由此带来了课程的教授难度和学生的接受难度陡然增加。如何教得好,学生怎样才能学得好,我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一、研习教学,厚积薄发

法理学的艰涩、抽象、没那么有趣,一直以来都是授课教师的痛。毕业多年的学生偶尔分享他们体验到法理学价值的喜悦,让我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不断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刚刚接触时就能有所体会并愿意投入。2017 年,从教的第十年,我开始密集地研习教学理论。截至今年,参加教学研讨活动近 50 场,主持、参与教学项目 10 余项,作为团队成员连续两年获得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这些工作的探究、实践和积累,都在不断地促进我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技术的熟练、教学学术的开展,都为教好这门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聚焦学情,因材施教

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捷,进而拥有了不同的素养背景和知识体系,寻找一个共同的学习起点或集体共性成为难题。因此,我在教学中对于这些不同的经历、视角和观点给予更多的包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提升、改善其对复杂环境的控制力和判断力以及运用理论对具体事件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时压力,但是实质性推进学习内容的相融合,才能解决课程的根本。横向上,以课程思政为契机,立基于法理学和法律职业伦理的学科本源定位,将课程思政与法学思政课程相融合;纵向上,基本点 + 深度探寻 + 前沿追踪的层层剥离,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将专业能力提升与职业认同、家国情怀相统一。

三、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本课程并没有典型意义上的流程管理特征,也就是说即时性的前测与后测的对比分析,并无法有效反映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收获。因此,尝试通过不同教学环节、不同案例、不同视角将思维变化进行可视化展示来帮助学生及时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以此提高学习兴趣。

课程内容的五大板块聚焦问题不同,学生能力提升的关键点也不同,差异化的教学方法组合颇有助益:法治中国模块是开篇,顶层设计、政治引领是关键,开展全员参与的课程汇报进行启发式和沉浸式引导;法律规范体系强调制度建设,重点突出文本分析,树立规则意识,讲授法最为有效;法律实施体系强调行动中的法,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和体验,并采取分小组学习加大力度;法律保障体系强调法与其他的互动关联,重点训练系统思维,研究型探讨必不可少;法律监督体系强调底线逻辑,作为课程的尾声警钟长鸣,采取反思型教学,提醒学生法律在一定意义上是高危职业,需时刻保持敬畏与谨慎。

四、问题引导,多元促进

法律职业能力的核心是法律问题的识别与解答。强化问题意识,设置多层次问题,帮助学生塑造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实现职业使命感的内在生发。为保证思考连续性,坚持在学生提问的 3 小时内进行答疑解惑,启迪思考和创新。

在学习环节上,设置课前准备、课中研学、课后巩固三大核心模块:课前通过预习反馈,汇总学生的学习痛点;课堂教学上,通过各类活动丰富课堂形式,展开批判性、沉浸化学习,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后强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增强学习效果,拓展教学时空。通过对不同环节进行成绩权重的赋值,形成了体系化的过程性评价,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投入度。

五、拨茧抽丝,见微知著

每一节课的顺利进行还有许许多多的小细节的帮助。多维度不同分工的助教小组,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实现对 123 名学生学习状态的即时督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担心不被关注的焦虑,同时也克服了部分学生想搭便车的侥幸心理。以小组为单位,“名签 + 滚动式轮座”的方式,打破大阶梯教室的空间局限,通过集体回应、分小组讨论、个别分享的交叉询问,增加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让课堂动起来。同时有效利用大数据进行课堂学情分析,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警示型、解答型和引领型反馈。

我定不忘初心,以梦为马,在“磨”课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