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期次:第2250期    作者:盛立芳   查看:0

立德树人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教师既是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者,是立德树人的核心力量。作为师生共同活动的平台,课堂为立德树人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空间环境支持。将立德树人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学科教学的育人因素,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径。然而,学生的专业种类多,课堂内容和类型多,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本文从习近平总书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出发,浅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做法。

通过课程思政实现价值引领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要求教师善于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引导学生做到心中有国家,心中有民族,心中有人民。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向同行,都是解决“立什么德”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学中要用思政建设引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的全方位改革,使专业课与思政教学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专业课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我在课堂教学中通常是基于课程所涉及的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内容,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广度、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落实课程思政点,提升课程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尤其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有效教学实现学科指导

“有扎实学识”要求教师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为满足新时代对高等专业人才的需要,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实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两性一度)培养尤为重要。其中,关注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这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理念、知识、能力和责任感等跟上时代要求,满足有效教学的需求,也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归因和自我效能感等学习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明确、具体、可测,从专业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出发,定位本课程的功能,并注重从知识扩展到思维和能力,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目标达成,也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

二是设计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以教定学”的传统模式存在教与学的不对应,教师教的时候,学生未必在学,或者只是被动地学,没有形成自己的见解。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深层互动。在教学设计时我会不断想象课堂情景,将所有知识点以图谱的形式构思出来,并准备好学生实践或讨论的主题。我尤其注意发掘课程知识的内隐价值,帮助学生体验课程知识的内在美,结合实际应用或当前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知识的魅力和力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智慧心。

在课堂上我喜欢采用主题式的教学方式,带着学生把知识点的脉络理清楚。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点的学习、后续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用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开放和包容的学习环境,常说“大家一起探索、一起进步”,并和学生分享“最近自己的收获”,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持和帮助。采用学术海报制作与展示、科技小剧场等方式让学生深度融入。

三是保持教学反思。保持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表现等的反思与总结,是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等综合因素基础上做出来的,在具体实施中还要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反馈进行动态调整,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我通常在课前、课后通过聊天的方式问同学的学习感受,也会在课堂上用“雨课堂”等工具采集学生的意见,以便随时纠正能偏离教学预期的做法。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也可以获得学生对课程的总体感受。

通过三个维度实施心理关照

青年阶段是人生中求知欲望和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而大学期间也是青年学生心理塑造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时期。现在网络信息发达,对学生影响很大。加上学习竞争、就业压力、感情不如意、甚至西方价值观的渗透等影响,学生会面临学习价值、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的诸多困惑。有的学生因为心理脆弱、情绪波动而影响或放弃了学习,产生“鸵鸟心态”,以“不反应”来应对外部刺激。教育的目标是育人。因此,教师“有仁爱之心”就要关照学生的心理变化,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将教育的价值内涵和人文旨趣蕴含在师生关系之中。我的观点是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成长,让其尽其所能成为最好的人,自己满意的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关注学生。

首先真诚对待学生,表现真我,不矫饰和虚伪;其次尊重、接纳每一位学生,不差别对待,不因学生的表现差而讨厌、歧视,也不因某一学生表现优异而过于热爱。另外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更好地表现自我。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我也会关心他们情感、生活等方方面面。

心理关照有助于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挖掘他们的潜能,尝试更高的追求。曾经有一位 2011 级的学生在大四上学期时选了我的课程。我发现他总是坐在后排,低着头,不说话。问他怎么了,他说不爱学这个专业。后来经过了解得知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面临毕不了业的危险。我仔细问了他的爱好,知道是父母替他选的专业,他本人不喜欢。他自己喜欢写长诗,也自学了俄语。我充分肯定了他的与众不同,以我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与他深度交流,并提早指导他做毕业论文,帮助他顺利毕业。后来他以笔试和面试第一的成绩考取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硕士,毕业后又去莫斯科攻读博士学位。

以身垂范,给学生带来能量。我会问他们谁会游泳?谁会骑自行车?与他们结伴活动。我也会结合传统文化,比如用剪纸表现雪花的多样性,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性。

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看,价值引领主要满足学生成人过程中的需要,学科指导主要满足学生成才过程中的需要,而心理关照主要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要。这些需要时刻出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这些需求,并为之孜孜不倦地探索和实践。

(作者系全国气象教学名师、山东省教学名师、海洋与大气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