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大,因为喜爱,所以相伴

    十五年前,我满怀憧憬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于我而言,与海大的相识,是一场妙不可言的邂逅,是一段极其珍贵的缘分。一见钟情的邂逅都说“一段感情,往往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 “项目 - 课程 - 成果”运行模式结硕果

    2014 年 12 月,“沙博理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研究基地”落户中国海洋大学,从而开启了沙博理研究在海大的新征程。五年多来,在学校和外国语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外院副院长兼基地负责人任东升教授带领下,创新实施“项目 - 课程 - 成果”的运行模式,依托中国外文局委托的课题“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2017 年 4 月至2019 年 2 月),在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重译沙博理自传、建设硕博共享课程、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2020 年 9 月 17 日主办的“沙博理研究:回顾与前瞻”专题研讨会上,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好评。“师生共同体”理念贯穿教学始终 五年多来,基地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国家翻译实践中的外来译家研究”和“国家翻译实践史书写研究”。课程建设得益于基地研究项目的推进,形成了“项目 - 课程 - 成果”的运行模式与“三阶九级”的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指标。任东升教授开设的硕、博课程《翻译研究专题》最终定名为《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090K0356),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发表论文数共计 22 篇,其中 5 篇为 C 刊文章。以沙博理研究为题撰写硕士论文并获取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的学生多达 15 名。其中,1 名学生的论文荣获山东省省级优秀硕士论文奖,4 人成功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师生共同体”理念贯穿教学始终,教师角色从指导者和促进者转换为合作者,学生从学习者和探究者,最后与教师成为合作者,从而实现师生一体化。基地深度融合教学与科研,致力于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承担课题“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 团队如今已完成专著《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26万字)和沙博理自传《我的中国》重译(31 万字)。《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是中国外文局委托课题“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的成果之一,收录团队成员文章 35 篇,且近三成文章的作者来自其他高校,他们也均为团队成员。该书的特色首先体现在整体性上,研究对象覆盖沙博理的 28 部译作,涉及小说、古典诗词、民谣、歌曲、散文等,涵盖之广是以往相关研究难以企及的。该书具有学术性,既有分门别类、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又有深入的翻译理论探索。其次,该书具有综合性,结合了微观、中观与宏观研究视角。微观层次上,从多元视角对沙博理译作进行文本分析;中观层次上,探讨沙博理翻译行为与文化身份;宏观层次上,将沙博理置于新中国文学外译的历史语境中考察,对这一段翻译史进行再认识。最后,该书具有创新性,创生了“国家翻译实践”“制度化翻译”“制度化译者”“萃译”等新概念。综合来看,《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既是一本研究性专著,亦是一本适用于高校翻译教学的教材性专著。正如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黄友义先生为本书所写的《序》中所言:这本书对加强对外传播事业的决策者有参考作用,对于中国对外翻译事业的研究者有启发作用,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者有引导作用,对于有兴趣从事对外传播活动的参与者有指引作用。重译沙博理自传《我的中国》 沙博理自传《我的中国》重译涉及三种新版本,分别是沙博理自传《我的中国》重译本、英汉对照本和阅读注释本,属于中国外文局委托项目《沙博理翻译艺术研究》的一部分。从美国律师到美军炮兵再到中国翻译家,沙博理有着波澜壮阔的传奇一生,正如他在自传结尾所做的比喻,他就像“离心机”中的一颗“微粒”,亲身参与了中国的发展变革。他有感于在中国的经历和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写下自传《我的中国》,希望世界都能了解中国、喜欢中国。这本自传成为了外部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因此多次出版,目前有 1979 年、1997 年、2000 年和 2005 年四个英文版本。1997 年版在 1979 年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过去十几年的内容,形成了完整的 15 个章节,此后的两个版本都是对这一版的再版,内容上没有增减,因此重译和注释都以 1997年版为原本。三种新版针对不同目标读者具有不同的目的和特点。阅读注释本主要对生词、难词、文化负载词、文学艺术作品、重要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语法点进行加注,对于长难句还给出了新译本的译文以供参考。每页有注释约十条,全书总计超过三千条,力求帮助读者在了解背景信息的基础上进行高效、高质的阅读。自传重译工作是三种新版的中心和基础,新译本在忠实度、流畅度和艺术表现力等方面都提升了一个层次。由自传重译本衍生出的自传英汉对照本则更有利于英语专业、翻译专业以及翻译学习者进行英汉转换技巧的学习和英汉双语表达、写作能力的提升。此次对沙博理自传进行立体开发,给了读者更加多样的选择,对英语能力提升和翻译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也有助于国人了解沙博理,透过他独特的视角,了解 1947年到 1997 年这五十年间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也深切感受中国文化外译和中外交流的发展历程与细节,从而激励更多外语学习者磨炼自身技能、文化修养,努力为促进中外交流、转变中国话语逆差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所需和发挥沙博理研究创造历史与勾画未来的重要作用,基地将继续推进项目的深化和完善,计划在下一步工作中出版 9 种书,包括专著、课程教材、译著、沙博理文集以及相关研究著作,并将召开沙博理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提上日程。

  • 督导工作促使我进入学无止境的电子课堂

    提起电子课堂,我以前有个习惯:不愿在电脑操作上花力气,这坏习惯的形成,还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我对电子计算机操作的学习过程。上世纪70年代末,老师让把计算指令编译成二进制码...

  • 民法典: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丰碑

    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中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儿,宣告新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一、66 年的法典化求索 编纂一部中国人自己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 代 人 的 夙 愿。 从 1954 年、1962 年、1979 年、2001 年到 2015 年,新中国先后五次启动民法典制定工作。其中前两次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1979 年开始第三次制定。考虑到刚刚改革开放,制定民法典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批发”改“零售”,决定先制定民事单行法,待时机成熟再制定民法典。这样按照“成熟一个通过一个”的工作思路,陆续出台了继承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等民事法律。2001 年第四次启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但经讨论后,仍确定继续采取分别制定单行法的思路。又陆续制定了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民事法律。伴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民事立法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民法理论研究也达到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2014 年 10 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2015 年 3 月,全国人大法工委启动第五次民法典编纂工作。五年磨一剑,2020 年 5 月 28 日全国人民期待已久的民法典终获审议通过。1954 到 2020,前后 66 年的上下求索,民事单行法的涓涓细流终于汇成民法典的浩瀚江海。二、民法典颁布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一)推进立法体系化,保障民事权利 我国已经陆续制定了多部民事单行法,但这些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法律,反映的是制定当时的需求和考量。彼此之间因为缺乏体系化的设计,存在概念不统一,表述不一致、甚至规则矛盾冲突的问题。民法典编纂时综合考虑了已有民事单行法的特点和联系,架构了科学合理的体系,把已有的民法规范按照内在逻辑整合为一体,去除重复、漏洞和矛盾,使各制度和规则相一致,能更好地保障民事权利。(二)弘扬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 民法典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写入,把尚公平、守诚信、讲仁爱、重家庭、促和谐的法律精神融入到法律规范中,强化了法律规则的道德约束和道德规范的法律支撑,展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汉至隋唐的纳礼入法、礼法结合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有利于保护善行义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水平 民法典规定、完善了民商事基本规则,为合法民商事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营造平等利用资源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营商环境,维护交易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所谓良法推进善治,民法典的颁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更加坚实的法治基础,将有力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的实质性提升,有效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四)彰显大国自信,贡献中国智慧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民法典呼应时代,进行体例、制度创新,充分彰显了大国自信,也为解决 21 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如果说诞生于 19 世纪初的《法国民法典》因其浅显易懂,言简意赅而著称;施行于 20 世纪初的《德国民法典》以其概念精密,逻辑严密而传承;那么颁布于 21 世纪的中国民法典,则将以其人文关怀,以人为本而在人类法治文明史上留下厚重的印记。三、民法典的特色和创新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既有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和创新。(一)汇聚民智,创新体例 民法典编纂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让立法最大范围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本次民法典编纂,全国人大常委会 10 次审议,10 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 42.5 万人提出的 102 万条意见和建议。集众人之智的民法典共 7 编 1260 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与其他大陆法民法典相比,我国将人格权和侵权责任单独成编,以合同编取代债法总则,形成了独有的 7 编体例。创新的 7 编体例以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为主线,体系更严谨,结构更合理。(二)回应诉求,以人为本 民法典聚焦民生,对老百姓的诉求予以回应。在人身权保护方面,如在侵权责任编完善、细化了对高空抛物、坠物侵权责任追究的规定。在财产权保护方面,如在物权编新增关于居住权的规定,以满足居住权人生活居住的需要。适应农村改革的需要,构建了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农村土地产权结构。在合同编新增物业服务合同等规定,修改完善了业主权利保护规则。(三)法与时转,应对挑战 互联网、生物等新技术的应用,对权利保护提出新的挑战。民法典与时俱进,反映网络时代特点,回应技术发展的需求。如民法典人格权编设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专章,对他人不得实施的行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等作了详细规定。又如规定研制新药、医疗器械或者发展新的预防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应当获得批准、通过伦理审查,并向受试者明确告知;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损害公共利益。(四)中华品格,绿色理念 民法典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制度的价值内核。在总则编确立了公平、诚信、公序良俗和绿色原则。在分则部分规定了树立优良家风、保护英雄烈士名誉权,肯定见义勇为、崇尚孝老爱亲等内容。民法典绿色理念体现在物权编,规定物权人应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在合同编,规定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在侵权责任编,规定了违法损害生态环境的惩罚性赔偿。民法典是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丰碑。“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从善法到善治,离不开法的实施。因此,除了立善法,还应当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要把“字面上的法”变为“生活中的法”。相信民法典慈母般的眼睛终将笑看巍巍华夏国富民安。(作者为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