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巍然出席第十届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工作会议

    本报讯12月6日,第十届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工作会议在威海职业学院举行。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自然资...

  • 第九届中俄北极论坛召开

    本报讯12月2日至3日,中国海洋大学主办的第九届中俄北极论坛召开。论坛由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协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给予大力支持。受疫情影响,论坛采用线上直播的方...

  • “博士智援”高校联盟云签约仪式举行

    本报讯12月3日下午,由我校红旗智援博士团牵头,联合全国34所高校成立的“博士智援”高校联盟云签约仪式暨成立大会在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扶贫处处长吴...

  • 研究生职场达人挑战赛
    决赛举行

    本报讯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职业素养及就业竞争力,引导和强化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学习与实践,12月1日晚,“体验职场·启航未来”第九届研究生职业能力拓展活动月闭幕式暨职场达...

  • 学校首个微专业“海洋历史文化”招生工作完成

    为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结合“一流大学”和“新文科”建设,学校首个微专业“海洋历史文化”获批成立,日前已完成招生工作。来自24个专业的40名同学成为微专业首批学生。...

  • “给学生埋下一颗创新的种子”

    课程教师姜忠辉(左三)、宋大雷(右二)对学生进行项目小组辅导乒乓球回收机器人、点滴药物自动更换报警系统、海边寻宝探险机器人……这些都是在机器人专题实验课上从同学们头脑中钻出的“金点子”。“同学们,咱们得撸起袖子加油干啊!团队好了,人对了,事儿也就对了。”12 月 5 日下午,记者在机器人专题实验课的课堂上听到了这样鼓舞学生“学劲儿”的话。工程学院教授、课程团队带头人、创新教育实践中心主任宋大雷一一点评着各小组的设计作品和进展情况,时而幽默地开个玩笑,时而鼓舞学生的干劲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今年 11 月,机器人专题实验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这是一门面向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课程自开设以来,经过众多教师的共同努力,形成了以宋大雷为团队带头人,以管理学院副院长姜忠辉,工程学院教师李坤乾、任凭为核心的教学团队。宋大雷曾主持 2018 年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基于真实问题的项目式团队学习——构建以‘做’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2019 年度中国海洋大学教材建设基金重点项目“水下机器人设计与实践”;曾以第一完成人获 2018 年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做中学”的自主学习 “做中学”这个概念是美国“创客之父”西蒙·派珀特提出的。作为教育信息化奠基人、近代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者,他认为知识不是简单地由教师传达给学生,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心智建构,学习者不仅是去获取创意还要去开发和实现自己的创意。宋大雷最初想为传统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找到一个解决的新思路。除了主讲机器人专题实验课程,宋大雷还主讲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电力拖动运动控制系统以及学校的创新类通识课程海洋航行器创新设计与实践。工程实践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未改变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的现状,实践能力的培养也缺乏统一规则和系统安排,缺乏新的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四年里只是用来完成学分的积累,所学知识都是剥离的、孤立的,没有融会贯通。”宋大雷感到应该去改变这种状态。于是,他开始将“做中学”的理念引入到课程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完成项目,在“做”中学习、反思、感受和提高。基于这一理念,机器人专题实验课程不再满足于按照教学大纲的学科、知识体系逻辑顺序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按照学生认知的逻辑顺序进行知识重构,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课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创意阶段(个人创意训练)、项目阶段(团队合作学习)、反思阶段(个人团队复盘)。在种子阶段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经历思考机器人的创新解决方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价值性、可行性、差异性等方面对“创意种子”进行筛选;项目阶段分为立项、设计、实施和考核环节,学生要自主完成商务计划书、专利交底书、设计报告和样机制作等。在最后的反思阶段,教师和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到过程评价和成果复盘中,从而为该课程画上圆满的句号。机器人专题实验课程开设于中国海洋大学创新教育实践中心。中心于 2019 年 6 月正式揭牌成立,前身为地下车库,经修缮改造后成为目前所看到的形态。这一改造过程,正契合了硅谷的“车库文化”,蕴含了创意、创新、创造、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渴望和探索,以及唯有努力才能有收获的信念等意义。这里相当于一个大型实验创作基地,有创客教室、木工坊、3D 打印区、实验水池等多个分区。走廊一侧展架上摆放着学生团队在各类比赛、创新实践项目中的成果。“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宜开展项目式团队学习,同学们既可以在这里听课、参与课堂讨论,又可以进行创意设计和工程实践。”宋大雷介绍说。创新,从 1.0 到 2.0 的飞跃 机器人专题实验课程的前期是2013 年开设的水下机器人课程。“一开始做的是有关‘机器人足球’和‘仿人机器人’的竞赛项目,后来发现这些实验项目很快就变成重复性项目,学生可以复制往届学生的实验过程 ,又考虑到学校的海洋特色 , 就萌生了新的想法。” 宋大雷说。课程设立之初,主要开展创新性实验,注重实践,以创新 1.0 模式为主,即以机器人技术为导向,以学习掌握现有技术来设置项目,不考虑项目真实的应用场景,为技术而项目。在教师团队的指导下,学生合作设计了诸如海上平台导管架调查机器人、示教水下机器人、巨浪 ROV 等多个机器人原型机。在“学生动手,老师袖手,只讲方法,不给答案”的原则推动下,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机器人做完之后,如何将它们利用起来呢?管理学院副院长姜忠辉说,“如果没有社会需求和市场,机器人原型机纵然有很好的想法和创意也只能是电子垃圾。”创新 2.0在这个时候被提上日程。创新 2.0 是该课程的最大特色之一。它强调以机器人技术的社会价值为导向,要求项目要解决实际问题,有真实的应用场景,为价值而项目。本着这一理念,教学团队从社会痛点问题和社会需求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机器人技术的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型,提供充分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去构造自己的知识体系。课程有时也会请校外导师授课,比如一线投资公司或者专利事务所的工作者、一些企业家,“他们更能从社会眼光、商业价值来评价学生的设计想法。我们还会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做项目价值的最后把关。”宋大雷告诉记者。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推动下,学生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 级自动化专业的何欢就利用课上的创新成果,创办了专注于水下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青岛策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创造了几百万的经济价值。在今年 9 月份举办的青岛国际海洋科技展中,本课程的授课教师任凭带领的团队荣获“第十三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冠军。此外,学生团队还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如载物爬楼装置、新型清理船体附着生物装置、新型药片处理装置等。跨学科,打造“专创深度融合” 姜忠辉是 2018 年加入到机器人专题实验课程团队中来的,他的加入使得这门纯工科的课程升级为“工科”与“商科”深度融合的跨学科课程。姜忠辉在课上带学生分析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案例,从竞争分析、团队介绍、发展规则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如何把一个想法变成一个有社会需求的商品。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专创融合”,即怎样将创新和创业结合到一起。工程学院学生有一定技术背景和专业知识,可以自由设计和开发新产品,但要设计和开发能够解决社会痛点问题的商品,则缺乏相应理论知识。“他们不会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思考问题。要知道任何一项创新成果如果不能被市场接纳,它就没有任何社会价值,只算是自娱自乐。”姜忠辉说道。原本工程和管理两个学院没有什么交叉,一次偶然的机会负责管理学院创新创业研究中心的姜忠辉认识了海大创新实践教育中心主任宋大雷,他们的专业背景虽然不同,但做的事情却一样,就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针对上面的问题,二人都颇为感慨,于是达成了合作意向。通过与另一门面向全校的通识课程机器人商业企划与创新设计的融合授课,来自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与自动化专业学生一起,朋辈学习,协同创新,从机器人的设计、制作再到市场调研、财务分析、商业融资,一个个小团队俨然变成了五脏俱全的小公司。课程考核方式也参考了公司考核体系,团队分占总分的 70%,个人分占 30%,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为了增进团队的凝聚力,宋大雷尝试用做游戏的方式让大家尽快熟络起来,“大雷特别懂我们,他能跟我们打到一起。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团队的成员彼此都很陌生,大家都不好意思讲话,大雷就带我们做类似素质拓展的游戏,很快我们就培养出默契来了”。一位大三自动化专业男生笑着说道。“我们想要做的只是给学生埋下一颗种子,等到未来碰上合适的机会,它便会生根发芽,长成一颗参天大树。”这是机器人专题实验课程教师团队对选修这门课的学生的期望。(徐君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