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媒体沸沸扬扬使用“海浩”一词的冷思考

    3 月 23 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世界气象日的主旨之一,就是广泛宣传气象工作,唤起民众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今年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系傅刚教授和他的海雾研究团队专门撰文对今年年初媒体在青岛海雾现象报道中频频使用的“海浩”一词,进行了追溯辨析,提出了科学论断,这充分彰显了海大学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精究的治学态度,值得广大学者学习借鉴。“海浩”一词的首次出现 2021 年 1 月 6 日席卷全中国的强寒潮天气,给大家带来许多意外。在网络上和自媒体上转发的大量图片和视频中,非常吸人眼球的是在青岛、威海和大连等地近海海域出现了一种所谓的海上奇观——“海浩”现象。在各种媒体上“海浩”一词的爆炸性出现,使得许多人以为它是一种海上的新现象。其实“海浩”一词早在 2015 年就见诸报刊了。2015 年11 月 27 日的《大连晚报》刊发了《獐子岛海域出现“海浩”奇观(图)》一文 (https://ln.qq.com/a/20151127/010769.htm,作者为《大连晚报》记者 B)。经过仔细的文献搜索之后,我们发现这篇报道应该是在国内首次使用了“海浩”一词,至今也尚未发现还有更早的使用“海浩”一词的国内外媒体行为。为了保持《獐子岛海域出现“海浩”奇观 ( 图 )》一文使用“海浩”一词的原始性,我们对该文内容作“网页快照”截图如下( 见图 1)。“海浩”一词的被收录与后续使用 截至目前,“海浩”一词已经被“360 百科”和“百度百科”收录,所引用的参考资料都是《獐子岛海域出现“海浩”奇观( 图 )》一文 ( 见图 2)。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百科”所收录的“海浩”一词都没有经过科学认证。通过仔细对比“360百科”和“百度百科”中的“海浩”词条,发现它们存在不同之处。“360百科”中的“海浩”词条 (https://baike.so.com/doc/26032226-27205862.html) 的参考资料是《獐子岛海域出现“海浩”奇观(图)》一文,其链接的是网站 https://ln.qq.com/a/20151127/010769.htm 的内容。虽然在“百度百科”中的“海浩”词条中 (https://baike.baidu.com/item/ 海浩 /4354922?fr=aladdin),所引用的参考资料依旧是《獐子岛海域出现“海浩”奇观 (图)》一文,但打开其链接后 , 在网页的上方赫然有一段话:以下是该参考资料在北京时间 2019 年 04 月 15 日 06:19:29 的网页快照。此快照仅用于佐证词条内容来源,如果对快照内容有疑问,可点击投诉反馈。原网址被百科词条引用后,内容可能发生变更。在 2021 年 1 月 6 至 9 日席卷全国的强寒潮天气事件期间,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所谓的“海浩”现象,先后被半岛晨报、大众网、齐鲁晚报、腾讯网、八宝网、半岛网、华旅频道网、深圳热线、吾爱诗经网、轻松视角网等地方和行业媒体报道或转载。更有一些主流媒体如中新网图片、中国网、新华网等对“海浩”现象进行了报道或转载,还有好看视频等就“海浩”现象对专业人士进行的采访报道。在采访中,专业人士只是试图解释“海浩”出现的原因,并没有谈及“海浩”一词是否为专业术语。“海浩”一词引起了中国海洋大学海雾研究团队的高度关注。团队成员经过认真质询和广泛查证后一致认为:“海浩”一词是大连獐子岛一带的地方说词,“海浩”只表音,用来表意并不太恰当,更不是专业术语。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2021 年 1 月 12 日后,被百度百科收录的“海浩”一词的解释内容已被更新,增加了“海浩 [1] 这一叫法在学术文献中未发现,应为大连地方说法”。以下我们将详细解释质疑的理由。对“海浩”一词的质疑 通过对各种所谓“海浩”现象照片和视频的仔细分析发现,它不是一种发生在海面上的新大气现象,而是在严寒天气背景下发生在中国北方海域的“蒸汽雾”。黄海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海雾发生地之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科开创者王彬华教授是世界上最早对海雾开展研究的先驱者之一。王彬华先生自 20 世纪 40 年代就开始海雾研究,其标志性成果《海雾》一书于 1983 年在中国的海洋出版社出版,1985 年由世界著名出版集团 Springer-Verlag 出版公司翻译成英文 Sea Fog 在世界各地发行。以中国海洋大学海雾团队傅刚教授、张苏平教授、高山红教授为核心成员的海雾研究小组,发扬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是国际上开展海雾研究的重要研究团队之一。先后承担了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全方位开展了海雾研究,建立了海雾数值预报系统,在多个气象和海洋业务部门开展应用。2011 年他们出版了英文专著 Understanding of Sea Fog over the China Seas,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近百篇,获得 6 项发明专利。先后有 15 人次参加第 5 至第 8 届国际Fog, Fog Collection and Dew 大会 , 并作大会报告。至 2020年,课题组共培养了 7 名博士研究生和 43 名硕士研究生,他们都成长为各个单位的科研和业务骨干。海雾数值预报系统先后在青岛市气象台、山东省气象台、天津市气象台、河北省气象台和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等多个业务部门应用。该系统为 2008 年夏季北京奥运会的青岛帆船赛、2018 年青岛上合峰会的天气预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2021 年 1 月 8 日 19 时 30 分至 22 时 25 分,中国海洋大学海雾研究团队的 5 位教师和 15 名研究生利用腾讯会议软件召开网络会议,对所掌握的所谓“海浩”现象的图片和视频报道进行了认真分析,一致认为所谓的“海浩”现象,并不是一种新的大气现象,而是“蒸汽雾”,这种现象在王彬华《海雾》一书的第 15 页和第 42 页早有记载和讨论。基于认真的分析和严谨的论证,海雾研究团队形成了《关于对“海浩”一词的说明》一文,指出,这种大气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比海水温度低得多的寒冷空气经过温暖的海面,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成微小液滴,漂浮于海面附近而形成雾。由于从北方过来的冷空气整体上是干燥的,因而雾只存在于水蒸气比较充沛的海面附近。一般情况下,当气温在 -30℃以下时出现的往往是冰雾, 气温在 -10℃以上是水雾,-30℃至 -10℃之间是冰水混合雾。有关青岛“海浩”现象是冰晶组成的说法,缺乏观测依据。该文通过中国海洋大学官方微博对外发布。对“海浩”一词的追溯 中国海洋大学海雾研究团队是一个对海雾现象进行过长期研究的专业团队,自然想搞清楚“海浩”一词的出处。海雾研究团队首先想到的是,“海浩”一词出自大连地区,历史上日本对大连地区的社会生活有深刻影响,该词是否有可能来自日语?团队成员 2021 年 1 月 9 日 13 时 5 分给国际著名海洋气象学家、東京大学木村龍治教授发邮件 ( 附带关于“海浩”现象的 10 张照片和一个视频 ),询问日本北方地区居民,如北海道的渔民是否使用“海浩”这个术语?这种或类似现象在日语中怎么称呼? 2021 年 1 月 9 日 17 时 19 分,木村龍治教授回复邮件:“这种现象在日本被称为“気嵐”( けあらし ), 读作 ke-arashi, 这实际是一种蒸汽雾。承蒙所知,蒸汽雾是当冷空气接触到温暖的水时产生的,如当气温为 -20℃时,蒸发了的水蒸汽立即被冻结成冰晶形成蒸汽雾。在日本在非常寒冷的环境中产生的蒸汽雾被称为 Ke-arashi。 ” (This is a kind of the steam fog. As you know, the steam fog is created when a cold air contacts with the warm water. When the air temperature is ,say, -20℃ , the evaporated water vapor is immediately frozen as ice crystals to form a steam fog. The steam fog created in the very cold environment is called Ke-arashi in Japan.”)经过对 2015 年 11 月 27 日大连晚报刊发的《獐子岛海域出现“海浩”奇观 ( 图 )》一文的认真分析,发现“海浩”一词的出处有两个关键点:大连晚报记者 B 和对所谓“海浩”现象进行介绍的大连长海县气象局。2021 年 1 月 11 日 9 时35 分至 15 时 34 分,中国海洋大学海雾研究团队通过大连市气象局 C 及大连某高校 S 教授的介绍,与长海县气象局 J 局长以及大连晚报记者 B 女士取得了联系。2021 年 1 月 11 日10 时 40 分,团队成员与 J 局长通话。J 局长介绍说,长海县老百姓对冬天特别冷的时候海上发生的“雾气腾腾”的现象就称为“Hai Hao”, 这种叫法大概从他爷爷辈就有了。但他也告诉海雾团队成员,不清楚具体“Hao”字怎么写。2021 年 1 月 11 日 15 时 13 分,海雾团队成员联系到大连晚报记者 B 女士。B 女士回忆了当年撰写《獐子岛海域出现“海浩”奇观 ( 图 )》一文的历史情景。当时长海县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她 , 这种现象当地人称为“Hai Hao”,但没有告诉她“Hao”字怎么写? 她回到报社后与同事对“浩”和“灏”进行了分析和判断,最后决定用“浩”字。2021 年 1 月 15 日 9 时 04 分,中国海洋大学海雾团队成员与已在獐子岛工作十几年了的大连獐子岛某企业 L 博士进行了联系。L 博士说,獐子岛与大连长海县政府所在地长山岛相距 10 余海里。“海浩”这一说法与獐子岛附近的大耗岛、小耗岛 ( 参见图 3) 没有关系。当地人称这种“雾气腾腾”的现象为“Chu Hao Le”(Hao 发音是二声,不是四声 )。这一现象在当地是口口相传的,尚未发现文字记录。在每年 11月底至来年 2 月底,獐子岛海域海水水温约为 11~12℃,当冷空气来临,气温下降到 -10℃以下时,海温与气温的差可达20℃以上,獐子岛附近海域容易“Chu Hao Le”,这个说法描述的是海上“雾气蒸腾、浩浩荡荡”的壮观景象。冬季当强寒流突然侵袭獐子岛海域时,该海域的水深约 40 米,比长山岛附近海水更深,海水降温相对更慢,因此獐子岛海域出现“雾气蒙蒙、一缕一缕”大气现象的概率比长山岛附近海域更大。他虽然倾向于用“浩浩荡荡”的“浩”字来描述这一独特的自然现象,但也认为,由于这一说法来源于当地人的口口相传,尚没有发现文字记录,故具体使用什么文字表述需要进一步考察和论证。另外,为了避免获取信息来源单一造成信息的可能失真,海雾团队成员还采访了大连市和长海县的其他人员,独立获得的 8 条信息的内容及信息提供者的背景见表 2( 被采访者大多数都受过良好教育,其中至少两人有理学博士学位,一人有硕士学位,另外两人是大学本科毕业 )。作者用非常多的笔墨来记录和描述“海浩”一词的被追溯的过程,就是想通过细致追溯和记录来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真相。表 1: 獐子岛海域冬季关键月份表层水温与气温对比分析 (L 博士提供 )年份月份旬表层水温(℃)气温(℃)2019年11月上旬中旬下旬15.8014.4912.466.72.302019年12月上旬中旬下旬10.519.358.31-2.6-2.4-5.92020年1月上旬中旬下旬6.915.935.17-9-4.8-1.72020年2月上旬中旬下旬4.574.173.30-4.9-1.90.42020年11月上旬中旬下旬15.5614.6613.1179-1.12020年12月上旬中旬下旬11.108.767.22-1.7-5.5-3.22021年1月上旬5.25-8.3表 2: 海雾研究团队对“Hai Hao”一词采访获得的信息汇总表序号时间采访获得的信息内容采访方式被采访者背景11 月 11 日 09:53 不了解“Hai Hao”具体是哪两个字。电话及微信大连市某高校 S 教授 ( 有博士学位 )21 月 11 日 10:19不了解“Hai Hao”具体是哪两个字。电话及短信大连市气象局 C( 有硕士学位 )3 1 月 11 日 10:34 1 月 14 日 16:22 2015 年 11 月 27 日已经在气象部门工作,但不知道当年记者采访事,也不知“Hai Hao”应该是哪两个字。电话及微信长海县气象局办公室Y( 大学本科毕业 )41 月 11 日 10:401 月 11 日 15:34 当地人祖辈称“雾气腾腾”的现象为“Hai Hao”, 但不清楚“Hao”字怎么写。电话及微信长海县气象局 J( 受教育背景不详 )5 1 月 11 日 15:032015 年 11 月 27 日发表《獐子岛海域出现“海浩”奇观 ( 图 )》报道。2021 年 1 月 11 日被采访时回忆,称这种现象当地人称为“Hai Hao”,但没有告诉她“Hao”字怎么写?她回到报社后与同事对两个可能的字“浩”和“灏”进行了分析和判断,最后决定用“浩”字。电话及微信 大连晚报记者 B( 至少大学本科毕业)61 月 11 日 15:34  清朝山东人闯关东的时候称为“海雾”,但当地老百姓称为“Hai Hao”。在 2014/2015 年报纸、电视台报道“海浩”后,此叫法更普遍。电话录音长海县文化馆 L( 受教育背景不详 )71 月 14 日 16:22 Hai Hao”是当地民间叫法,具体是哪个字不太清楚。文字转述(由Y提供)长海县融媒体中心 W ( 受教育背景不详)8 1 月 15 日 10:35 1 月 15 日 16:40 獐子岛一带当地人称海上“雾气腾腾”的现象为“Chu Hao Le”(Hao 发音是二声,不是四声 )。这一现象在当地是口口相传的,尚没有发现文字记录。电话及微信 獐子岛某企业管理人员L( 有博士学位) 结束语本文对 2021 年 1 月 6 日席卷全国的强寒潮天气发生后,在网络上和自媒体上大量转发的在青岛、威海和大连等地海域发生的所谓“海浩”现象进行了调查和追溯,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所谓的“海浩”现象,并不是一种新的大气现象,而是“蒸汽雾”,这种现象在王彬华《海雾》一书早有记载和讨论。有关媒体报道青岛“海浩”现象是冰晶组成的说法,缺乏观测依据;根据调查目前已经获得的信息,“Hai Hao”一词源于辽宁大连獐子岛一带海域老百姓的说法“Chu Hao Le”(Hao 发音是二声 )。冬季强寒潮爆发后,当强冷空气流经较暖的海面时,海面上蒸汽腾腾,这种巍巍壮观的景象被当地老百姓称为“Chu Hao Le”。但十分遗憾,截至目前尚无法弄清楚Hao 对应的汉字是什么;大连獐子岛一带老百姓使用“Chu Hao Le”一词,描述了“蒸汽雾”发生时海面上出现的一种不平常现象。老百姓看到的是表象,可能还没有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物理机制和原因,也可能先贤们已经思考了这种现象产生的物理原因并有文字记录,但至今我们没有查到;“Hai Hao”一词来源于地理范围很狭窄的大连獐子岛一带方言,“海浩”两字可以表音,但用来表意并不太恰当,更不是气象学专业名词,却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传播,除了归因于当前发达的信息传播手段之外,其深层次的原因值得发人深省。当人们看到某个不寻常的自然现象时,很希望用语言来表达出它的不寻常。或许“海雾”一词已很难充分表达出人们心中感受到的不寻常,一个新词就容易得到迅速传播。这折射出人们对于天气学方面的基本知识缺乏了解的现状。如果了解“蒸汽雾”产生的物理机制,就能破除心中的神秘感,进而更容易接受“蒸汽雾”这一语义形象、明确、又符合气象学专业理论的名词,不会任由地方说词随意传播。或许有人认为多一个“俗称”又何妨?诚然不少事物都有异于学名的俗称,通常俗称具有简洁、形象的特点,且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学名一样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有的俗称并无久远历史,甚至从语义上也与其本质相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熊猫”一词。“大熊猫”本来在中国古代已有“貘”“貔”等历史悠久的称呼,然而由于其生活地域非常局限,并未被人们熟知,加之古代民众文化水平不高、传播媒介不发达等原因,这些存在于古籍中的称谓在历史上并未得到广泛传播。民国时期,“猫熊”与“大熊猫”名称混用,经历了非常混乱的演变过程,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民国政府对“大熊猫”的称谓缺少统一的科学引导,最终导致“大熊猫”这一名词影响到学术界,甚至成为该物种的正式名称,这也折射出那个时期动物学研究水平低下和科普宣传的严重不足,才任由该物种的名称随意混乱地演变,以至于最终形成了背离现代汉语定语前置规则的“大熊猫”称谓。回顾“大熊猫”一词的演变历史,对于今天剖析“海浩”一词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海浩”一词正处于初始传播阶段,类似于民国时期的“大熊猫”一词出现的历史状况。然而与当时历史状况不同的是,现在关于海雾的学术研究日臻成熟。对于“蒸发雾”这种特殊类型的海雾,学术界早已给出了一个通俗、形象、且物理涵义明确的名称。“海浩”一词未来是昙花一现还是继续流行?抑或如“大熊猫”一词那样“侵入”学术界,这将取决于学术界对公众进行海洋气象学知识宣传的力度。在网络和各种新媒体传播能力空前发达的今天,广大科学工作者更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唯有通过加强科普宣传,方能减少公众的认知误区。 本文基于有限资料对“海浩”一词进行了追溯与分析,但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十分遗憾没能到大连獐子岛一带进行现场调查,有关成果期盼能与广大学者进一步交流。作者感谢中国气象局许小峰研究员、陈正洪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陈鷟教授、傅根清教授的鼓励和建议。 1图2015 年 11 月 27 日《大连晚报》对獐子岛海域所谓“海浩”现象首次报道的网页截图 (2021年 3 月 12 日访问 )2图 360 百科 ( 左 ) 和百度百科( 右 ) 对“海浩”一词的解释,引用的参考资料都是《獐子岛海域出现“海浩”奇观 ( 图 )》一文 ( 见红框 )(2021 年 3 月 12 日访问 )3图大连市长海县管辖的海域地图 ( 根据高德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