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堪承受之重

读《少年张冲六章》的一点思考

期次:第1654期    作者:刘海波  ■   查看:184

  题记:《少年张冲六章》是一部忧思深广、直切我们生活和生命之症结的作品,关乎教育、关乎人性、关乎道德。
  2010年3月版的《人民文学》,配发编者按刊登了杨争光先生的长篇小说《少年张冲六章》。
  小说的基本架构和情节并不复杂,分六个章节:《他爸他妈》、《两个老师》、《几个同学》、《姨夫一家》、《课文》、《他》。作品平实而深刻,就一个少年的成长,从父母、老师、同学、亲戚、学习的过程和少年心灵的自我对话六个视角切入,分别叙述,把人的复杂性、丰富性、多面性,不断地呈现:父母望子成龙的唯一标准是好好学习考大学,儿子却不争气;老师恨铁不成钢,方法用尽浪子依然不回头;在同学眼中,张冲聪明搞怪特立独行,崇拜者众;姨夫姨娘认为,“孩子是好孩子,就是不爱学习”;通过对所学课文的描述,让我们看到张冲具备了所有优秀孩子的本来应该令人夸奖的好的品质,然而,就是这些善良,好奇,喜欢思考,热情,冲动,乐于助人,简单,敏感,喜欢追问,等等属于一个孩子的天性的品质,在不同人的眼里,在成人世界的功利的价值观的衡量下,张冲竟然成了一个问题少年,成了所有人的麻烦———家长的,老师的,学校的,社会的;通过对张冲灵魂的自我剖析以及最后进入少年劳教所的结局,我们依稀看到了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悲哀。
  当前,很多仁人志士都在思索一代科学大师钱学森生前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当下,这个问题已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民众的深思。它是沉重的,更是不容回避的。《少年张冲六章》,由一个“问题少年”引发出关于“问题父亲”、“问题老师”、“问题教育”的思索,对“钱问”做出了很好的解答。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基础教育,就应该是培养具有自由精神、独立人格、个人立场和批判精神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少年张冲是个极具可塑性的好苗子。我们有塑造这种好苗子的环境吗?一味地强调出人头地成龙成凤,整个社会对成功学的认知是否存在着偏差?功利主义的教育在强调认同与适应的同时,是否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导入了瞒和骗的歧途?百年前就被倡导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去何处寻觅?那些被精心挑选的课文、精心设置的作业和标准答案,看上去是那么可疑。也难怪张冲念着念着就不爱念书了。再好的苗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也难以茁壮成长。
  孩子的童心童趣、奇谈怪论、无忌童言,恰恰可能是创造性思维的源头,如同水晶般珍贵,是应精心呵护和引导的。而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如同印模,复制出一批批只会做标准答案的学生。
  “死人是不是人”,“从‘嶙峋’到‘灿烂的牛粪’”,无不闪现着张冲令人赞叹的思考、智慧和求知欲!所有的这些,都被以一种貌似合理的方式扼杀了,令人扼腕。“退休老师的遗书及其他”,更将这种叹息和责问推向极致:一个教了一辈子书的退休教师,卧病在床多年后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留下了遗书:“我是那种有知识没文化的人,即俗话说的有眼无珠。我为自己感到羞耻。”老教师的“羞耻”,不仅仅是因为生命在失去自主和自尊之后的那种羞耻,更是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其一贯的教育理念的反思之后的痛悔。
  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要善待那些学习不好的、不爱念书的所谓“问题学生”,父母的自豪、老师的爱护、同学的欣赏、邻人的羡慕,社会的承认,他们都没有得到。他们得到的,是鄙视、鄙弃。
  十七岁零十一个月的张冲成了少年犯张冲,最终进了少年管教所。“后悔也来不及了么。来不及也后悔么。”所谓的问题学生,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大都应该是“被问题”。学习好,便一好百好。学习不好,便一无是处,便有问题。教育不止是老师的事情,也不单是父母的事情,更是社会的事情。社会的价值观和认同度逼迫着父母用学习至上的方式教导孩子,包括升学率在内的各种评价指标压迫着老师和学校抛却素质教育,向应试教育低头。没有宽松的社会环境,何谈素质教育,何谈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的问题,而非单单是高等教育的问题。近几年,社会和民众对高等教育多有诟病。从1999年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大扩招,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迅速转变过程中,各种问题相伴而生,如师资力量、经费筹措、就业等等。特别是学生培养质量问题,是受指摘最多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家所一再倡导的素质教育如镜中月、水中花,而与之相对应的应试教育却大行其道。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通过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大部分人的创造性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被扼杀、泯灭,想再唤醒,谈何容易?!而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基础教育的欠债,要高等教育来还,也变成了高等教育不堪承受之重。
  在感叹唏嘘于现行文化对少年心灵成长扭曲的同时,不得不让人对现下家庭伦理、教育机制、心理健康、精神处境进行反思和追问,现有文化土壤极具复杂性和缠绕性,病态的努力加固着我们病态的文化,使得我们陷入以爱的名义谋杀又难以突围的困境。教育、成长、家庭、社会、观念、生态、存在与人性,都在这部如同万花筒的小说里腾挪翻转流动变幻着,让我们对作家的敏锐与智慧生出由衷的感动与惊喜。
  “我们是我们孩子生长的土壤。我们的孩子是他们的孩子生长的土壤。我们真要万劫不复了么?”作家的话可能不顺耳,但也可能是我们心中都有,却不愿对自己说的。愿更多的人能读一下这部小说,共同注视这个名叫张冲的孩子,他是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直视他的目光,感受他的呼吸、心跳和战栗……题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从这些表述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乎教育改革的信心、决绝。中国五千年来传承的优秀文化会给予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养分、信心和勇气,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教育不再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