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我们,同样的精彩

—— 5 名 2020 级海大学子的高考故事

期次:第2103期       查看:114


9 月 17 日,2020 级本科生入学报到的日子。迎着新日清晨,他们有些期盼,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喜悦、自信和坚定。采访中,我们也接触到这样几位新同学,了解了他们的高考故事。与学长学姐们相比,他们有些与众不同,但他们也是幸运的,经历虽然多了几分曲折,结局却是圆满的——

疫情下的高考,别样而温暖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小张同学来自湖北武汉。作为来自国内疫情首发地的高考考生,她表示这是对她心态的巨大考验,

“好在网课没有让我们落下学习,老师也会在线上答疑,每周都有周测,自己的学习状态慢慢调整过来了,还算不错”。日常生活中,她也深深感受到疫情防控的重要,她坚持从小事做起:每天勤洗手,在家自行消毒,出去的衣物都会放到阳台上晾晒,尽量待在家里不去人多的地方。

尽管面临疫情下参加高考的巨大压力,张同学依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海大,当被问及报到感受如何,她表示十分满意:

“有学院的学长学姐热情迎接,一路帮我搬大大小小的行李,热心地带我们到学院的报到处,同行的学姐人很好也很健谈。老师和学长学姐们让我的大学生活以温柔开始,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环境科学专业的小林同样来自湖北武汉,他坦言,疫情在短时间内使武汉发生了剧变,这让他觉得无比陌生。“一夜之间几乎所有人都戴上了口罩,人们看到没戴口罩的人如同看到仇敌一般。小区住户们连电梯按钮都不敢直接用手按,甚至大年三十晚上看春晚的时候心情都很复杂。后来买生活必需品还有次数限制,导致居民购置必需品时都是一次就要买非常多。”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的林同学曾经为此感到恐慌。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人们的生活、学习才终于恢复了正常。他克服了疫情给学习生活带来的困难,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填报志愿时,小林就被一位海大学长赞美母校学风优良、治学严谨所深深吸引。对于在报到这一天志愿者和学长学姐、老师们的热情,他表示感激,

“在陌生的城市感受到了友好和善意”。

滚滚洪水,阻挡不了梦想


海德学院的迎新工作在行知楼大厅如火如荼地开展。来自四川的徐同学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中外合作)大一新生,也是海德学院的第一届本科生。她穿着简单的白色 T恤和黑色长裤,干净利落,谈笑间带有成都人独有的乐观和淡然,就像她说的那样,成都一直是一个悠闲的城市,平日里坐在环线公交上发呆,随着车轮环顾整个城市,是她最喜欢做的事情。真实的生活或许就是如此,繁琐、重复却有意义。

记者进而问到今天入学的感受,她乐呵呵地笑了:

“海大是我的第一志愿,是我高三一直努力的目标,当时出成绩觉得自己没有发挥得很好,想不到被录取了。”在她平平淡淡的音调里,藏着一份喜悦。

另一位同样是来自四川的林同学被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录取。她的家乡宜宾也在这次洪灾中损失较大。对于这个女孩来说,更大的挑战来自于“高三那一年”,记者问她这期间有没有发生什么难忘的事情,她睁大眼睛问:“复读算吗?”“复读这一年,海大一直是我的目标。”小林说。“今天来报到的感受是什么?”“有点累,但很开心。”她笑出了声。所有努力都值得付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像她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海大录取通知书时写下的那句话一样——“兜兜转转,还是你啊”。

高考延期,梦想从未远离


来自河南省商丘市的张同学是一名海洋科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当被问到高三时期的网课体验时,小张表示网课让自己在没有人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在间歇性的踌躇满志和持续性的得过且过间徘徊。但是在 4月 7 日河南省高三学生恢复线下授课之后,他很快恢复到了线下课程的紧张学习状态。

3 月,教育部发布高考延期一个月的通知,在得知这一消息时,小张觉得难以置信,一度以为是谣言。后来,经过求证得知消息来源于官方平台,才相信了这件事。小张说,确定延期后我很开心,因为我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考试了。但是真正到了 6 月份原本该考试的时间,我反而又想着赶快高考。在高考延期的一个月里,小张通过与老师交流,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也学到了不少知识。高考期间,小张由于受寒感冒发烧,从 7 月 6 日到 7 月 8 日,每天下午 5 点多,他都会到诊所输液。考试期间,小张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跟监考老师要一次卫生纸,7 月 8 日下午考英语的时候,为保障英语听力播放不受干扰,考场才统一关闭了空调。监考老师为了让他能答题舒服点,为他用蒲扇扇风。高考结束后,小张一直待在家里,在网上找一找有关报考的信息,偶尔也会看看书,打打游戏。步入海大校园,小张的第一印象是:校园真大真美。“我来的时候甚至找不到路,宿舍的布局、位置也和自己想象中不一样。”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他希望自己能多读书多锻炼,学好专业课,能够在海大校园收获知识,不断成长。

疫情、洪水、高考延期……2020年几个让人记忆深刻的片段,投射在这几名新同学身上后,却变得温暖而具体:备战高考之路上,

“中国海洋大学”这个名字成为他们奋勇争先的推进剂;在无情的疫情灾害面前,对梦想的执念与追逐给予他们无限的勇气。

(采写:学生记者 周新一 吴国宁 杜雨暄 赵美娟 曹娟娟 胡金铭 丁晓凤 统稿:丁晓凤 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