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

的先生们

期次:第2104期    作者:■ 刘海波   查看:364


21 世纪伊始,海大园中出现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一群年届古稀、双鬓斑白的先生,行色匆匆的奔波于各校区教学楼间,静静坐在教室后排,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记笔记,与任课老师亲切地交流、恳谈,成为活跃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银发力量”——他们就是海大教学督导团的先生们。

海大 2000 年建立了督导制度,聘请了一批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教学管理经验的退休教师组成督导团,迄今已有八届,产生了 4 位团长。我是 2002 年港航专业毕业,留在海大高教研究室(现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工作。记得学生时期上课时,偶尔会发现有老先生坐在教室的后排,像我们一样听课、记笔记,课间还会与老师攀谈。当时心里懵懵懂懂,不明白其深意。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有幸在先生们身边服务、学习,先生们对督导工作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地倾力付出,对教育教学事业的严谨细致、坚守初心的不懈追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成为了我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影响我、激励我、鞭策我,这在我工作之初是没有预料到的。

知乎上曾有一个关于“在你印象中,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样?”的帖子。一位海大学生两次留言。在本科毕业当年的第一次留言:“海大作为 985 高校之一,在山东半岛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除却海洋和水产类专业,其他没有特别强势的学科。学生普遍比较保守,讲座较少,思维碰撞少的可怜(不知道是不是国内大学的通病)。就业不成问题,毕业生的出路还是可以的。”后来在其他高校读了两年硕士,他第二次留言:“毕业 3 年了,如果现在看来海大哪方面最好,我必推强大的选课制度,无限制的转专业、自由安排所有上课时间,这在包括我硕士高校在内的很多高校想都不要想。海大的学习氛围很浓,如果想考研或者考GPA 出国的很适合…… ”

学生眼中“强大的选课制度”要从海大的本科教学改革说起。2002 年开始,时任副校长于志刚、教务处处长李巍然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以教育家的情怀,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施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生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用“一条主线、两个课堂、三种方式、四个保障、五条途径”辅助,走出了具有海大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至少比 C9(九校联盟)高校早了 10 年开始实施,足见两位领导的高瞻远瞩和远见卓识!海大的督导先生们开展全方位的“教——学——管”服务和支持,履行起“督教”、“督学”、“督管”与“导教”、“导学”、“导管”的职责,为这一战略的实施和落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

受聘担任第一届到第四届教学督导团团长的是温文尔雅的汪人俊先生。汪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与力学系,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他的授课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一个概念,一个定理,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清晰简洁,绝不拖泥带水,被听者誉为“如饮一杯清泉”。督导开会,汪先生讲话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字斟句酌又极其流畅。先生们随堂听课,都是手书填写听课表,由我整理输入到电脑上形成电子版。汪先生字迹工整清秀,一丝不苟,少有涂改的痕迹,偶有补充说明,也是在边角处,细密详尽地标注,我在誊写录入时倍感赏心悦目。汪先生对我以“刘老师”相称,刚参加工作的我自己都没有完成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听此称呼心里倍感温暖。海大建校90 周年之际,汪先生以手写的厚厚一本《教学评估的心得体会》向校庆献礼,把督导、评估 10 余年的经验整理成书、以飨后人,令人肃然起敬!

第五届到第六届教学督导团团长是高风亮节的李凤岐先生。李先生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系,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后担任过院长,退休前一直指导博士研究生,后来还兼任过学报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教学评估专家常设委员会主任。繁忙的工作之余,还给《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审稿。可能就是因为事情多吧,李先生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又神采奕奕,总是在赶赴需要他的课堂、办公室、实验室和各个会议。李先生特别简朴,提着一个简单的帆布包,面带谦逊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耳闻目睹李先生在承担的诸多工作中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承受了诸多压力,先人后己、高风亮节,有“谦谦君子”之美誉。

第七届教学督导团团长是和蔼可亲的张永玲先生。张先生是迄今唯一一位女团长,共担任六届督导。张先生毕业于山东工学院电机专业,曾担任过学校教务处副处长、人事处副处长、高教研究室主任,但她一直从事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工作,从未间断,她既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又有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承担督导工作以来,张先生 13 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一线,从事教学评估——教学督导——教学支持工作。张先生每年随堂听课近 100 学时,听课后与教师交流,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选课、实践、科技活动情况及对课程与教师的评价;与后勤部门的工友交谈,了解工人师傅的需求。张先生总是面带微笑,让人倍感亲切,被尊称为“张奶奶”。

第八届教学督导团团长是行侠好义的肖鹏先生。初见肖先生,是在 2005 年第四届督导团成立之际,言谈举止之间处处透露着侠客之风,让人不由地敬仰。更出乎我意料的是,1946 年生人的肖先生,从第四届教学督导团开始,到现在担任第八届教学督导团团长,15 年来一直倾心于教学督导工作。肖先生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系,后因工作需要在中国人民大学政法系进修,终成一代法学大家,还担任青岛市仲裁委员会委员、仲裁员,兼职律师,成为海大首届教学拔尖人才,在律师和注册会计师专业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这也应了海大精神中的“兼容并包”,只有在自由开放、和谐向上的大学,才能培育出这样文理兼修、融会贯通的大家,正如同武侠小说中机缘巧合打通任督二脉、终成一代侠之大者。

四位团长之外,还有一位慈眉善目却又谨重严毅的王洪欣先生。王先生时任高教研究室主任,是教学督导制度的直接推动者和践行者,是教学评估上质量、上水平、成就学校品牌与影响力的实施者;也是我迈入职场的第一位领导,我的人生导师。王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从海大思政课教师,到宣传部部长、社科部书记,是中共中国海洋大学第七届委员会委员。高教研究室成立于 1986 年,其工作职能随着学校事业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到 2000 年后已承担了高教研究(《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高教文摘月报》)、教学评估、教学督导等几大职能,而且工作重心已向教学督导和教学评估转移,高教研究室的名称已不能符合其工作内涵。王先生力主将高教研究室更名为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并于 2005 年顺利更名,终于做到了名实相符。王先生想做的事情,大都得到了学校的支持,校领导对其的信任与认可可见一斑。王先生为人谨慎持重,对自己要求严格,几近苛刻,有老师称其为“马列主义老太太”。每一期的《中国海洋大学高教研究》,王先生逐篇审校、严格把关,亲自呈送时任主编于志刚副校长签发;先生说我们基础工作做得扎实一些,可以为领导节省时间,既是对领导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时任教务处李巍然处长是审稿专家,每篇审稿从文章结构到遣词造句,修改极其认真,原稿上修改痕迹密密麻麻,大多相当于重写。我把文稿取回来,向王先生报告,王先生心生不忍:李处长那么忙,把近乎“枪毙”的文章改成高质量的稿件,这得需要多少时间啊?今后尽量不麻烦李处长审稿了。回首往昔,方明白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

2005 年后,王先生身体欠佳,开始了与病魔鏖战的日子。但先生坚持督导、听课,即便正式退休后,在校园里还时常看到先生忙碌的身影。王先生亦师亦友,把她的工作经验、为人处世的道理言传身授于我。每次去探望先生,她依然关心学校事业发展,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帮我答疑解惑。她教导我说:决定了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好、做到极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授人以柄。王先生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学了一辈子马列、用了一辈子马列,自评做人做事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病榻之时还和我开玩笑说随时都有可能去向马克思报到……王先生的音容笑貌犹在,可惜斯人已逝,不胜唏嘘。

温文尔雅、高风亮节、和蔼可亲、行侠好义、谨重严毅,是先生们给我的印象,也是我赋予先生们的标签。因为个人情感太过深厚,难免有失偏颇,但却是我心中所有教学督导先生们的精神和品格。先生们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其间不乏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先生们德高望重、老而弥坚,在功成名就、儿孙绕膝、颐养天年之际,依旧义不容辞奋斗在人才培养的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并践行着“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校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鞭策、激励着老师和学生,让海大的“三严”教风和“四求”学风得以永续,让“学在海大”的美名得以远播。这种精神和品格在海大督导先生们、在一代代海大人身上传承,生生不息,是海大建设成为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精神支撑和内生源泉。

桑榆未老,余霞满天。先生们是海大的脊梁!向先生们致敬!

(作者为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办公室主任,2002—2006 年任高等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秘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