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空间功能的升级改造

期次:第2125期    作者:■ 王妍   查看:417

近些年来,高校图书馆空间的功能和用途正在发生变迁。图书馆利用馆舍的黄金空间建造阅览室,用于储存书刊馆藏,绝大部分的馆舍被经年积累的馆藏所占用。这种局面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纸本图书借阅量出现大幅度下降,电子资源使用量增加,同时自助服务比率提升。反映在馆舍空间上,高校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随之发生改变,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需求日渐增多,对图书馆的利用从传统的借书逐渐发展到借空间、借设备。图书馆不再是单纯的馆藏存储地,新型图书馆空间服务的重要性日渐增加。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不再只需要安静的阅读空间,也需要有声的个人空间和讨论空间,如各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研修间、研讨间等,可以满足部分读者的有声学习需要。

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撑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应当与时俱进,更好地满足读者个人自学、研讨交流学习的需求。在开放空间区域,作为储存空间保存纸本或其他物理馆藏的面积应日渐下降,传统馆藏占用的空间需要腾出,不常用的书刊应尽快下架迁移到密集书库保存。封闭式书库、独立的阅览室已不再适应发展,高校图书馆应围绕读者学习需求来设计,建设一个现代复合式的多元化空间,将原本宁静的图书馆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变化,始终把满足师生读者的服务诉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现有空间进行馆舍升级改造,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阅读体验,给予图书馆建筑再生的活力,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为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升级智慧空间 支持学习发现

 

为了满足师生读者对图书馆服务诉求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图书馆经过广泛调研甄选、借鉴国内知名高校的成功案例,将新媒体触控和大数据可视化技术引入馆舍信息化升级中,成功搭建了图书馆可视化数字服务平台。平台主要包括图书馆运行数据墙、时间轴、数字墙、虚拟翻书机和电子图书下载机等。借助可视化数字服务平台,结合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为读者提供了更多优质新颖的信息化服务,营造出轻松便捷的信息化氛围,也增加了读者与图书馆的良好互动。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期间,得到评估专家一致好评。

在原有电子阅览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建成启用信息共享空间,在保留原有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体验空间、学习空间、研讨空间、影音空间。信息共享空间简约现代的空间设计、功能完备的服务布局及多元化的配套设施,给读者提供了更加现代化的图书馆体验,既实现传统电子阅览的升级,又为读者创造一个能在一起共享学习、交流、研究的空间,助力学生激发创意和实现创新,丰富了图书馆作为服务空间和学习场所的内涵,实现了服务功能的升级换代。

随着近年朗读文化的普及,图书馆引入朗读亭设备,集朗读、练习、录制、演讲训练等功能为一体,隔音效果良好,能很好地保证朗读者的朗读体验,也有效促进了阅读推广。

同时,自主研发图书馆综合信息检索系统,加装在各阅览空间,集馆藏检索、馆舍导航、电子图书、新闻通知于一体,打造读者一站式服务终端;引进自助借还图书设备、自助复印设备,研发研讨间门禁控制器、智能座位管理系统、违约金自助缴纳系统、馆舍环境监测系统等,便利师生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服务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打造文化空间 实现文化育人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准备,图书馆配合学校对原有馆舍进行创新再造,新建王蒙文学馆和林少华书房两处文化展馆面向读者开放。王蒙文学馆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收藏展示王蒙先生作品及其版本最多的展馆,集中展示了王蒙先生三百余种不同语种、版本著作,几百幅图片和大量珍贵手稿、书信、实物等,全面展示了王蒙先生生平、文学生涯、巨大成就,列出了文学创作年表,所有文学获奖情况和重要的文学活动,以及王蒙先生加盟海大以来对高等教育、对海大发展的贡献。林少华书房将林少华教授的工作室与译著、文集、手稿等展示室合于一体,风格上采用简约写意的自然朴素设计,功能上将办公写作、文化展览、学术交流、修读研讨有机融合在一起。两处场馆开放后可以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到名家作品及手稿,领略大师成就与风采,感悟他们的贡献与情怀,同时均陈设别具风格的阅览桌椅和书灯,环境典雅幽静,特别适合师生在此研读经典著作、进行研修学习和研讨交流。

此外,图书馆历来注重利用环境建设做好文化传递,展示学校和图书馆的理念和责任,使读者来馆即能感受到环境文化氛围的熏陶,潜移默化影响读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立德树人”文化育人服务功能。图书馆结合馆舍空间现状,采用壁画、题字等方式,展示优秀文化,邀请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设计,引进大型壁画《海洋世界》,邀请海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根据图书馆史料撰写《图书馆记》,制作成巨幅书法作品,悬挂于入馆大厅墙面上,丰富了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质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文化育人。此外,图书馆对天井进行改造,采购安放星巴克休闲桌椅和太阳伞,建成休闲阅读区,开设咖啡厅“MO 咖啡”,努力构建集学习支持、文化休闲、合作交流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图书馆服务。

优化藏书空间 活跃馆藏文献

 

图书馆以新建地下密集书库为契机,立足于馆藏资源与馆舍现状,精心筹划并周密实施整体书刊资源调整方案,拓展阅览空间,努力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阅览环境。地下密集书库新装密集书架2757.334m3,可藏书 150 万册,极大地增加了藏书能力。随着地下密集书库的启用,同步在全馆进行了书刊资源的布局调整,综合消防、安全、师生阅览习惯等因素,科学合理规划馆舍布局,完成对各阅览室共计 95 万余册书刊的倒架、上架、更换架标、图书定位及相关书架、桌椅、展橱等各类家具的布局调整,并及时更新楼层索引等标识标牌,改善了藏书环境,优化了整体布局。近期图书馆又适时取消了中文图书保存本的限制,提高了师生的借书册数权限,本科生由原先的 12 册提高到 30 册,研究生、教职工由原先的 20 册提高到 50 册,通过增加借书数量活跃纸本馆藏,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设计未来空间 与读者共同进步

 

根据西海岸校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图书馆积极配合学校筹划西海岸新校区学习综合体建设,对建筑施工、综合布线、采光通风、各种功能空间等进行设计和构建,深度参与精装设计方案,提出实用与典雅相统一、海洋特色与文化底蕴相融合的总体要求,使即将建成的图书馆在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上充分适应学校未来发展规划。新馆设计在建筑上有机结合适用空间、视觉空间和结构空间,在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的形式和功能相统一,既充分发挥建筑的性能,又具有统一、和谐而又富有变化的艺术表现力,极具文化气息,聚集文献服务、文化传播为一体。在功能上围绕师生学习需求将馆藏空间改变为学习空间,通过发挥场所的服务、育人的功能,助力培养学生创新、思考、健康发展,努力满足信息时代读者的多层次需求,笃实力行图书馆办馆宗旨“与读者共同进步”。

(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馆员)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图书馆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