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永存

——记恩师张正斌先生

期次:第2127期    作者:■ 王修林 于志刚 杨桂朋 俞志明   查看:1018

张正斌先生的一生,波澜壮阔,可歌可泣。他像一本教科书,人生观、世界观叙述得令人折服;他像一座丰碑,教学科研成果、人品师德使人仰慕;他像一片大海,宽阔的胸怀、深邃的智慧让人敬佩……

1958 年,张先生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内蒙古参加了大青山提铀的研究工作,为我国核工业的起步作出了贡献。1962 年底到山东海洋学院海洋化学系从教至今。1965 年后相继参加了海水提重水、海水提铀和海水提钾等工作。1967 年作为国内海水提铀的主要参加者,经十年工作,从实验室研究到室外中试,最后提取出“铀饼”,受到教育部嘉奖,成果被列入 1978 年教育部科技局的《科技成果选篇》。1970 年到 1976 年,作为“教改”小分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到淄博齐鲁石化、新华制药厂等开展“开门办学”,积累了不少的生产实践经验,充实了以后的教学内容,为如何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式方法等打下了基础。同时从上述诸实践中,把传统的盐化工发展成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把传统的“蒸发(去水分)法”发展为一种新的“交换—吸附法”,并成功地应用于海水提铀、海水提钾、海水提碘……同时在“键参数在海洋化学中的应用”方面发表 8 篇论文。因上述成果,张先生获得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及省、市级的相应奖励,并在 1978 年越级晋升为副教授。

1978 年之后,张先生一直从事海洋化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海洋物理化学和海洋界面化学,在我国开拓和建立了海洋物理化学和海洋界面化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推动了海洋化学的发展,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海洋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海水中液—固界面分级离子 / 配位子交换理论及其普遍等温式,通用于海洋液—固界面领域。提出的“海水中液—固界面交换吸附理论”,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三大液—固界面交换吸附理论之一,并是唯一可解释“台阶型”实验曲线的理论。此成果获 1987 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在海洋界面化学动力学研究上,提出液膜扩散理论,界面多层模式,提铀五步反应机理等。此外,在海水介质效应,海水中液—固界面三元络合物研究,海水微表层物理化学的系列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尤其是近些年张先生提出的微表层研究中的原位法和异位法,海水微表层的多层理论模型,海水微表层中 Gibbs 吸附公式的“异常”,计算物质海—气通量的新方法,一氧化氮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等理论,更是具有原创性的重要成果。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张先生参加和主持了黄河口(中美、中法等)合作调查研究工作,不时出现在“海天共一色,海河水两色”的黄河口区,还主编出版了《黄河口的河口—海洋化学(英文版)》。在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的 15 年间,张先生参加了关于南海、黄海、东海的海洋调查和研究,不仅获得了若干个省部级奖,而且出版了《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域化学过程研究》《渤海和黄河口的河口 / 海洋化学》等专著,开创了我国的海洋微表层化学研究,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与其他学者共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八五”重点基金“东海陆架边缘海洋通量研究”,在我国首次建立 DOC、DMS 等的测定方法和装置,首次用分形方法研究沉积物的交换吸附规律,指出东海是大气 CO2 的“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 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6 项,国家“六五”至“十五”攻关项目 3 项。发表论文 280余篇,出版专著 17 部。

张先生于1983年获国家教委批准晋升为教授。1986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我校海洋化学博士点,任第一位博士生导师,至今已培养博士生 25 人。即使到了古稀之年,张先生仍坚持走上讲台,亲自给本科生授课。由于张先生在教学上的卓越成绩,于 2003 年获得教育部评选的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张先生 47 年来始终没有放弃给本科生上课 , 这在全国高校教授中是非常少见的。教了 47 年书的张先生 , 无论身体好坏 , 从来没有在讲台上坐着讲过课 , 这本身不能不说就是一个奇迹。张先生经常教育年轻教师说:“老师哪能坐着讲课呢?我在北京大学上学时我的恩师就是这么教导我的 , 我要教育好我的学生 , 当然也不能坐着给他们讲课!”无论何时 , 出现在课堂上的张先生都是穿西服配领带的 , 而且从来不在课堂上喝水。直到逝世前 , 张先生的研究生课都是四节连上的 , 本科生的课程是两节连上的。给学生上课,张先生都是一“站”到底的。

学高为师 , 德高为范。张先生身体力行地为学生树立了楷模 , 为中国海洋化学界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张先生培养的学生许多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科学界的学术带头人和有关单位的领导,例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省政协副主席、校长、院长、重点实验室主任等等。另外,孙铭一、赵美训、蔡卫君、孟晓光等都已经成为美国大学的终身教授。

在科研方面,张先生认为作为一名科学家,最基本的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他非常重视研究生思想品德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他认为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热爱的话,就很难对之有浓厚的兴趣,并有为之作出个人牺牲的决心和行动。只有真正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遇到挫折不灰心,碰到失败能再接再厉,直到成功。张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仍然坚持工作即可为例。在 1967—1978 年间,他在白天参加海水提铀、海水提重水等实验工作的同时,还在夜里加班加点从事 Pauling 理论和键参数在海洋中应用的理论 / 计算研究工作,等等。在1974—1978 年短短五年中,在“文化大革命”那个荒唐的年代 , 张先生顶着被打成新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巨大压力 , 写出了发表于《科学通报》和《中国科学》杂志上的十几篇论文。1983 年 9—12 月张先生在美国 Oregon 州立大学海洋系和放射中心进行科研合作的三个月期间,经常在实验室彻夜工作,不时与半夜值勤的警察相遇,他们把张先生戏称为“来自中国的工作狂”。通过这段时间大量的实验工作,不仅取得了预期的科研成果,回国不久,还写出了《界面分级离子 / 配位子交换理论及其应用理论》(英文版)的专著,这也是他 1987 年获得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主要内容之一。

张先生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许多学生都是被他的表率作用“逼”着学会了做人、治学、成才。先生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冬寒夏暑四季苦干。即使农民,也有农忙农闲的时候,然而先生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几乎天天都在为教学科研呕心沥血。1994 年他心肌梗塞之前,从来都是凌晨1 点多才睡觉,清晨 6 点就起床,生前一直保留黎明(6 点)即起的习惯。由于过度的劳累,1994 年张先生突发心肌梗塞,卧床三个半月,可是他没有从此一蹶不振,或满足于以往一系列荣誉称号,病情稍有好转,更加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不仅正常地指导研究生,而且一直为本科生讲授教育部名牌课程海洋化学。同时,在 2002 年和 2004 年,他还先后赴美国乔治亚大学海洋科学系学术访问 2 个月,赴广东大亚湾现场实验,取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

医生曾一再警告张先生,如果不注意身体,随时都可能有危险。这倒让张先生更加争分夺秒地工作起来。研究生要手把手地带 , 论文他要逐字推敲。工作再忙 , 每周也都要和每个研究生谈上好几次话 , 否则心里就不会踏实。对研究生的论文实验,要求至少 3—6 个月的反复操练,苦练基本功,熟练后才让正式出数据。做实验要求测定数据多次重复的才算可用,一条实验曲线国外文献用 6—8 个点绘成,张先生则要求至少比国外多 2—3 倍的数据才行。凡是属重要的实验发现,他都要求两人以上重复实验,以反复论证之。1994 年出院后至去世前的十几年间,张先生完成了上百篇论文,新出版了6部专著(其中包括两部教材),一直在不断进取、不断拼搏。张先生既是一位真正为我国教育事业拼搏终生的普通人民教师,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海洋化学领域的一代名师。

47 年来,张先生始终是教学科研两手抓,始终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绝不会矛盾。对于科研和教学的关系 , 张先生有一个巧妙的比喻。他说:“教学工作好比一座座小岛 , 科研工作就是把岛连接起来的一座座桥。只有岛和桥真正相连 , 才能构筑出完善的教学体系 , 也才能真正掌握住一门学科。”张先生获得过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山东省拔尖人才、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的先进科技工作者等科技方面的荣誉称号,同时又获得青岛教育名家、全国优秀教师和我国首届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等教学方面的荣誉称号,可谓科研和教学双丰收。在教学和科研上,张先生还用与时俱进的精神要求学生,鞭策自己,跟上 21 世纪的科学新发展,强调科学研究的原创性。张先生在科研上从不死抱住一个课题不放,而是不断开拓学科发展前沿。

张先生严于律己,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地做学问,一丝不苟地工作,一丝不苟地做人,毕其一生。他是我国海洋科技教育界的名师,在国内外海洋教育科技界享有崇高的声誉。正是因为有了张先生以及以张先生为代表的许多前辈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才有了我国海洋化学学科今天的辉煌成就和光明前景。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对先生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先生德、才、学、识广为学界称道,坦诚心地、高尚人格堪称世间之楷模。先生一生不求索取,惟愿教书育人。先生留给我们的,是他的学术巨著,是他的深邃思想,是他的宽阔胸怀,是他的真诚正直,是他的无私奉献。先生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对真理的追求,对科学的探索,对师德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