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规范 一丝不苟

——回忆我的恩师张正斌先生

期次:第2127期    作者:■ 于志刚   查看:771


于志刚,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


张正斌先生是我的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2007 年 4 月 10 日,先生因病去世,转眼间十四年过去了。最近,中国海洋大学校报编辑部推出“学科师生传承系列”,希望我作为张老师的学生,写点什么,我自然乐于为之。张正斌先生是我国海洋化学学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几十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先生潜心学术,教书育人,取得了巨大成就,享有很高的声望。先生去世后,我和张老师的几位弟子(王修林、杨桂朋、俞志明)作为学生代表,撰写了《音容宛在 师恩永存》一文,深切缅怀我们的恩师。长文中对张老师的人生经历、学术成就已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我这一次将与先生相知相识的几件小事写出来,以此寄托对先生的缅怀和感恩之情。

严谨规范是张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也对我形成严肃认真的做人做事风格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我于 1993 年开始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师生,但早在 1988 年初就和张老师相识了。那时我硕士即将毕业,当时的政策是,既可以由国家安排工作(包分配),也允许自己寻找工作单位。我是长子,要回到山东来工作,以便今后将父母接来照顾,所以山东海洋学院就成为一个选择。1988 年 1 月份,我来到青岛求职,时任海洋化学系副主任周迪颐教授和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王薇教授面试了我,很满意,但是他们告诉我“张主任正在出差,回来后需要再经他面试,才能确定”,我忽然感到这是一位很威严的主任,马虎不得。回到南京后,我即到华东水利学院图书馆查阅了张老师许多论文,复印出来认真阅读,记得有“海水中液—固界面分级离子 / 配位子交换理论及其普遍等温式”等,看着那些庞大而复杂的公式,惊叹于张老师深厚的数学和物理化学理论功底。当我第二次再来青岛接受张老师面试时,山东海洋学院的牌子已经换成青岛海洋大学,张老师在他的办公室热情地接待了我,除了了解我的大学和硕士研究生学习情况、指导教师情况之外,果然问到了我有关海洋化学的专业问题,询问我这样一位学习稀土化学和配位化学的毕业生,将来如何在海洋化学系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我回答说,一是要从头学习,二是稀土化学、配位化学的知识在海洋化学的液固界面化学研究中可以大有用武之地,并举例张老师提出的“海水中液—固界面交换吸附理论”。这时先生露出了一丝笑容,我十分得意,却不料先生很快收起了笑容,严肃地指出我一会说络合物化学、一会说配位化学是很不妥的,应当规范到 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定义上来。

此事,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先生的严谨规范。

这样的例子,还体现在外文学术名词的翻译上。记得有一次上课,我们几位学生谈到当时很热门的微型浮游植物的分粒级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问题,张老师很严肃地问,为什么 pico、nano、micro要讲成微微型、微型、小型?特别是 micro 已经公认是“微观”的意思,怎么可以将 micro 粒级的浮游植物称为“小型浮游植物”?我解释说这是海洋生物学家的惯用说法。先生很不以为然,并告诫我们今后遇到这样的外来名词引进时,一定要规范严谨,要合乎汉语规范和各界约定成俗的既有用法,不可随意。其实无论是络合物和配合物不要混用,还是对将 micro 粒级的浮游植物称为“小型浮游植物”的不赞同,都体现了先生严谨的学风,特别是对严谨规范的概念的重视。

当前学术界的一些人对于概念的重视很不够,而学术研究的规范和严谨性不够,对于良好学风的形成无疑是十分不利的。我经常想,先生教育我们这一代的学生养成了规范严谨的风格,但我们没有将这些很好地传承给更年轻的一代,不能不感到惭愧。

一丝不苟,先生这样的形象,定格在我的记忆中。1994 年,张老师因心肌梗塞住院,卧床三个多月,无法参加在西安召开的中国海洋学会会员代表会议了。先生委托施正铿老校长代他转交一份材料。我看到他坐在病床上一笔一划地在信封上写字,那一丝不苟的形象、漂亮的字体,至今历历在目。

一丝不苟,是先生的一种习惯,也是对课堂、对学术极其尊重的一种自觉修养。先生十分重视教学,几十年如一日给本科生上课,他是 2003 年教育部评选的首届国家教学名师,也是海大首位国家教学名师。除了课讲得精彩,讲台上的先生总是穿西服戴领带、站着上课 , 他认真对待课堂的方式是学生们难以忘记的。2006 年 6 月,南中国海赤潮学术研讨会在香港公开大学召开,先生作为一位普通的参会者坐在台下,却依然身着西装。公开大学的校长和会议主席见到了,恭敬地走到先生的座位旁致意,我抓拍了两张照片,一直珍藏至今。

多少年过去了,先生一丝不苟的形象,定格在学生的记忆中,也对我做人做事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虽不能至,但一直作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