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开门见山到循序渐进

    芜湖铁画是安徽省芜湖市独有的工艺美术品,它以熟铁为原料,以国画作品为底稿,“以锤代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通过洪炉和冷做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铁画产生于明末清初,但其源头可追溯到唐宋时期的“铁花”,这种技艺在宋朝尤为兴盛。清朝初年,经过铁匠汤天池和画家萧云从的合作改良,形成了如今所见的芜湖铁画。2008 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它也是我第一次田野调查的对象。芜湖工艺美术厂旧址芜湖市的铁画店铺大都集中在九华山路上。第一天,我拿着事先准备好的访问提纲在这条街上转了一整天,每遇到一家店铺就钻进去,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就开门见山地抛出我的问题——关于芜湖铁画标准制定的问题。有些店铺的工作人员不愿意接受访谈,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让我去别家问问;有些店铺里的师傅虽然愿意回答问题,但是手里还在做着活,三言两语就说完了,一方面是怕打扰他们工作,另一方面也确实不知道要再说些什么,于是便道谢,告辞。总之一整天下来,得到的有用信息十分有限,挫败感十足。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芜湖工艺美术厂,若不是前一天有人指点,我断不会走入这里。工艺美术厂也位于九华山路上,前一天我从门口来来回回走过了好几次,紧锁的大门,虚掩的侧门,掉漆的厂牌,杂草丛生的院落,怎么看都像是荒废许久的样子。而且在调研之前,我就从资料中获知芜湖工艺美术厂在 2000 年左右就已经倒闭了。我从侧门进入厂区,沿着走廊,穿过最前面的大楼,来到中间的庭院。右侧的楼上传来清脆的打铁声,我顺着声音走到三楼,看到了一间大屋子,根据屋内砌制的水泥加工台可知这里应该是原来的加工车间。角落里有三位师傅正在叮叮当当地敲制着铁画,我走过去自我介绍后开始询问,简单地回答了两句之后,几位师傅告诉我,楼上有一位制作铁画的老师傅,有关铁画的所有事情他都知道,建议我去访问他。道谢之后我赶忙跑到楼上,看见了一间敞开屋门的小屋子,屋子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铁画,有完整的成品,也有插在泡沫纸板上的局部元素的半成品,一张大桌子占据了屋子一半的空间,一位老师傅躬着身子在桌前拼接着一幅作品。我敲了敲门,老人抬起头,转过身子看向我。简短说明来意之后,老人放下手里的活,招呼我进屋。落座之后,我既惊喜又紧张,第一次遇到这么热心的访谈对象,但是又怕重蹈昨天的覆辙。老师傅问我想知道什么,我看了看手里的访问提纲,决定改变访谈策略,和老师傅慢慢攀谈。这位老师傅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汤传松,如今已经 73 岁高龄的汤先生 15 岁就进入芜湖工艺厂学习制作铁画。当时学习铁画的初衷只是为了贴补家用,没想到制作铁画成了他安身立命的终身职业。在不断提升自己锻制技艺的同时,他也在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汤师傅屋里的书大多与传统水墨画有关,他说传统的水墨画是铁画的范本,但浮雕感和立体感又是铁画独有的,因此它们的审美体验不一样,铁画更加俊朗刚毅。一幅铁画作品不仅要形似,还要有意境和神韵,同时还要融入铁画匠人的理解,这样才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否则就不是工艺作品。58年的时光里,汤师傅见证了芜湖铁画的繁荣、衰落与复兴。他说入选非遗名录确实为芜湖铁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契机,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十分重视铁画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一些商家介入之后,用机器生产替代纯手工锻制,甚至个别商家把质量和艺术造型都存在问题的产品以较低的价格投入到市场中,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渐入佳境之后,我抛出了最重要的问题,询问汤师傅是否了解刚刚出台的铁画“标准”,汤师傅恰好是这份“标准”初稿的制定者。在工艺美术厂集体生产时期,汤师傅就曾担任技术总监,负责对每一幅要进入市场的铁画作品进行检验。那个时候虽然没有成文的“标准”文件,但是艺术总监会对每一幅铁画的造型和工艺进行评估。造型标准是对铁画艺术审美的规范,通过与原画稿的对比评判铁画所描绘的人或物是否逼真,是否能够体现人物的性格特质、动物的灵动活泼、植物的样貌特点,同时还要检验作品的叠形、整形工艺是否表达了铁画特有的质感与立体感。工艺标准类似于现在的产品质量标准,主要检验铁画的錾、铆、剪等工艺是否精准,焊接、铆接以及防锈处理是否到位。这样的检验标准得到了行业内部人员的认可,并且在实际的生产中落到了实处。不同于集体生产时期的检验流程,面对当下的行业环境与检测手段,铁画标准不得不作出妥协。目前的铁画“标准”依照制作技艺和装帧水平,将铁画分为了精品与合格品,精品即为纯手工制作的铁画,而合格品则允许 40%的非手工锻制部分存在。机器参与制作铁画,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满足市场的需求,进而为商家群体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这份“标准”更注重对可用物理方法进行检验的量化指标进行规范,但同时又缺乏对艺术造型的评定与衡量,这也是“标准”制定中的最大难题。一上午的访谈收获颇丰,首先我对芜湖铁画的发展历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其次对铁画的检验流程与“标准”的制定过程与实施情况有了一定的认识。“标准”的出台是整治和规范铁画市场的关键步骤,但也是第一步,后续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标准”进行修订和调整,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铁画行业协会加强监管,不断督促“标准”的落实。更重要的是我对田野访谈的策略与技巧有了更深的体会,循序渐进的攀谈比按照访问提纲开门见山的提问更为有效,以至于当日和汤师傅聊得太投入,错过了回家的火车。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汤传松先生的工作照,他正在向笔者展示将铁丝敲打成树叶的过程( 作者:安徽合肥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系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 礼赞国家英雄 锻造民族风骨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

  • “文笔省净,不乏新意”

    “名物”与名篇的探究《博览群书》杂志 2020 年第 10 期“校园悦读”栏目,集中刊发了中国海洋大学三名学子撰写的文章,三篇文章均出自选修刘怀荣教授“唐诗宋词名篇导读”课程的文新学院本科生之手,分别是 2016 级陈岩琪《韩愈,那诙谐的〈落齿〉》、2017 级梁志贤《让“名物”回放唐代上元节》、2017 级余慕原《随韦应物〈长安遇冯著〉》。梁志贤《让“名物”回放唐代上元节》主要介绍了多枝灯、灯轮、漏刻三种名物,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唐代上元诗歌中多枝灯、灯轮和玉漏等名物的具体形象及象征意义。多枝灯是根据树形制造的灯架,再依托枝干形成分枝。《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咸阳宫中收藏的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展示出枝灯烘托气氛的效果。灯轮可视为一种大型灯树。敦煌莫高窟壁画显示,灯楼共有九层,每层都放满了燃烧着的灯盏,而在灯楼两边分别立着的就是灯轮。灯轮可高达几十米,缠有丝绸,装点着金玉珠宝,挂满彩灯,吸引人们观赏。玉漏即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壶,一般由漏水壶和漏箭组成,在壶里装满水,随着壶中水的下漏,漏箭上的刻度也就慢慢显示出来,进而得知时间。文章通过名物考证,为我们还原上元节的节日盛况,理解上元诗歌,提供出实物证据。此文较娴熟地运用了二重证据法。二重证据法由王国维先生提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提倡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纸上遗文的相互印证。饶宗颐在二重证据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重证据法,将考古材料又分为“考古资料和古文字资料”两类。进入21 世纪,叶舒宪提出了四重证据法:“一重证据指导传世文献……二重证据指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包括王国维当年研究的甲骨文、金文和后来出土的大批竹简帛书……三重证据法指民俗学、民族学所提供的相关参照材料,包括口传的神话传说,活态的民俗礼仪,祭祀象征等。……四重证据法则专指考古发掘出的或者传世的远古实物及图像”。从二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体现了文学研究方法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刘怀荣教授评价此文曰:“以出土文物和图像中的九枝灯、烛台、灯楼、灯树、铜漏和漏刻参证……以二重证据法为唐诗阅读提供了有意义的参照。”陈岩琪《韩愈,那诙谐的〈落齿〉》从《落齿》诗入手,着眼于韩愈对自身“落齿”现象的关注,探究了“惜齿情”背后更深层次的情感蕴涵,及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影响。文章认为,韩愈《落齿》诗前十六句叹老忧死之情,之后八句自我宽解以及最后十二句达观自嘲。其间包括了韩愈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落齿”之事的经历、认识、接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塑造出一位因身体变化而出现情绪波动的真实的诗人形象。韩愈在杜诗的基础上,从个人身体意识入手,有意进行身体书写,特别是身体的衰疾书写。他不仅对诗歌题材、内容做了进一步的开拓,还在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做了创新,更重要的是,其诗歌表现出的“身体”色彩十分鲜明,已然成为众多诗歌题材中较为独立且特殊的一类。文学经典不一定是文学史的经典,文字的价值也不仅仅在技巧,更在于书写的意义与价值,读者要有自己的辨别力。正如董山峰主编说,“不同的解读有不同的见解,这本身也是一种文化”。韩愈《落齿》一诗历来不甚为人关注,但细细品来,别有一番滋味。他记录了“落齿”这一具体的生理变化,以诗歌表现身体意识,可谓书写生命体验的经典。刘怀荣教授评价此文曰:“作者不仅对这首诗下了逐字逐句细读的功夫,同时也注意到韩愈集中对‘落齿’反复持续的书写,并从诗歌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到韩愈《落齿》在题材开拓方面的意义,及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余慕原《随韦应物〈长安遇冯著〉》对韦应物创作于大历十二年(777 年)的《长安遇冯著》做了细致的解读。此诗历来不受重视,但本文却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发掘出韦应物该诗如其人的独特魅力,刘怀荣教授评价此文“能于细微处揭示诗歌的言外之意”。作者解读出此诗融叙事与写景、感慨与深情为一体,用笔简洁生动,并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发现冯著的人生经历,都被作者融注在了“采山因买斧”一句之中,暗喻冯著仕途艰险、老大无成的尴尬处境。这与“衣上灞陵雨”又是紧密呼应的。冯著的十年漂泊,同时也是韦应物的十年浮沉。在清新简明的语言背后,饱含着作者对冯著沉淀多年的深厚感情和二人各自的苦闷愁思,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还从“冥冥花正开,扬扬燕新乳”两句,分析了诗人的胸怀与境界。正如《博览群书》主编董山峰先生所言:“经典能够关爱你并引导你关爱他人,只要是经典都是关爱人的。”文学史研究既要有史学研究的严谨,又要有文学研究的温情,研究的归宿最终还是要回到活动的主体——人,只有关注研究对象的阅读、思考、情感、信念、足迹等等,才会有纵横和立体的发现。老师们的点评 刘怀荣教授在这组文章的“编者按”中说:“历史传统的积淀与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造就了开放浪漫的大唐王朝。在这个诗意盎然的时代,自然有许多令人向往和歆羡的文化奇观。在我们看来,堪与唐诗媲美的是上元节。……(上元节和盛唐诗)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表现了中华民族超越凡俗的审美情趣与追求,都值得我们用心品味。”同时,刘教授也评价道:“三篇论文皆文笔省净,不乏新意,有一得之见,这是非常难得,也是令人欣喜的”。《博览群书》主编董山峰先生说:“由衷为同学感到高兴和庆幸。在《博览群书》发文章,从文章初稿,到刘怀荣老师修改,再到《博览群书》发稿,文章有一个变化过程。……老师为促进学生发文章,带动全国青年的研究,做出了努力。”中国石油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魏学宝副教授认为,这三篇文章分别体现了阐释经典的三个层次:“第一层要读懂,如梁志贤《让“名物”回放唐代上元节》是名物考证,要懂明经典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制度、名物等;第二层要知人论世,如余慕原《随韦应物〈长安遇冯著〉》,结合作者生平记忆,明确经典是在什么背景下的感情升华,对作者抱有理解之同情;第三层是带有哲学化、抽象化、普遍性的感悟,如陈岩琪《韩愈,那诙谐的〈落齿〉》,从诗歌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三位作者的心得 这组文章发表后,文新学院于 11 月 8 日上午,顺利举办了 2020 年“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重点研究团队”系列学术活动——经典阅读研讨会。三位作者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写作心得。梁志贤认为,要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眼光。在平常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带着一种发现问题的心态,多多思考,才能有所发现;还要注意资料的查找与选择。把一个想法落实到文字,需要恰当运用大量的证据来支持,否则毫无意义;尤其要有耐心,不要轻言放弃。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应该有一份严谨的态度,绝对不能敷衍了事。陈岩琪说,一是急于动笔要不得。若用字数来确定论文的完成,容易出现不必要的粗心失误。二是没有充分的证据不可随意下论断性的猜测。根据韩愈年谱,他被贬阳山当为贞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而《落齿》诗的创作时间目前只能大致确定为贞元十九年,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落齿》作于韩愈被贬阳山之后,所以不能得出“《落齿》诗抒发了韩愈被贬阳山的苦闷之情”这一结论。三是要仔细地思考、梳理和有针对性地搜集整理,否则,即便论文字数再多,也很有可能会出现“做无用功”的情况。余慕原则把这篇小文看作是对于孟子“知人论世”的深入实践。冯著生平,史传并无记载,通过对其诗、韦应物赠冯著诗,以及大历诗人李端和卢纶赠予冯著的诗作分析,体会到诗歌的言外之意。文章的写作,让她收获了两点思考:一是最打动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最真诚的作品。文学史的长河大浪淘沙,能够留下的必将是有重量的文字,而这些重量来源于人类特有的伟大心灵、真挚情感,无论放在哪一个时代都是如此,这也是我们阅读经典的目的所在。二是做学问应有严谨的态度。对于经典作品光有热情还不够,还必须有严谨耐心的求学态度,这看似平凡,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作者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20 级博士生)流淌的光阴张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