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党员的战“疫”

    1997年,他响应国家号召,随中国医疗队援助阿尔及利亚……2008年,他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出现在汶川地震重灾区什邡市……2011年,他作为湖北第一位“无国界医生”,在巴基...

  • 我做社区志愿者

    从2月29日来到常州市金坛区龙溪新村社区做志愿者开始,今晚是第3个晚上。随着工作慢慢地得心应手,手忙脚乱了两天的我可以“腾”出脑子来思忖这短暂的两天的事情。击退谣言最好的方...

  • 惊蛰小记

    今天是惊蛰,万物复苏的节气。午后的太阳像融化的蜜糖,暖融融甜丝丝的,偶尔有几缕春风柔柔得拂过发梢,吹得我心思浮动。心想,戴好口罩,去田野里看看吧。走出家门,向北两百米,拐过一条窄窄的巷子,就是一片麦田,麦苗青青,已经茁壮到一只手掌的高度,随着春风跳跃舞动,带来生命的震颤。“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有勤劳的乡亲正在除杂草,若是碰到荠菜,就挑拣出来搁进地头的自行车筐里,待到回家炝着吃炒着吃,都是极可口的。锄草累了,拄着锄头向远方望去,远方,也是一片青青麦田啊。拿手掌按一按泥土,暄软如馒头,似乎还带着水汽,这该是前几天下过的雨,还留存在土里。邻家大叔在地头跟妻子点评,你看他家麦子长得好,绿得发黑;咱家这几陇都发黄,过几天浇返青水得施施肥。陶渊明的诗里说:“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这话毫不夸张。记得农忙时节,早上六七点钟,天色还带着困倦,村庄还没来得及醒盹,父亲母亲就要去田里锄草、打药,晌午才归,下午到了两三点,午间热气才将出现消散的迹象,就要踏上去田里的路,等到月上梢头,村庄里炊烟升起,方才归来。多少代人,勤勤恳恳一辈子,都在地里忙活,用母亲的话说,老农民都是从地里刨食吃。幸而大地温柔,从不苛待她的子民,这方水土,宽厚得滋养着我们的生命,深埋我们的根系。从另一条路回程,路旁的枝条远看似乎还是冬天的姿态,凑近了却见枝头已爆出星星点点如绿豆大小的芽儿。再往里走,是乡人的菜园,篱笆之内,高约一指的韭菜弱弱颤动着,似乎孱弱,但又顽强。想到当年杜甫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清鲜之气扑鼻而来。这个季节,母亲特别爱煎面糊子,把嫩韭菜和荠荠菜切碎,搅一小盆黏黏的面糊,撒上盐,把切碎的青菜和面糊一起搅拌均匀,拍成一个个巴掌大的小圆饼,放进锅里,煎至金黄。吃起来外焦里嫩,带着野菜嫩韭的清香,吃一盘都不觉得腻。韭菜旁是一排嫩嫩的小葱,葱叶碧绿,葱白短而细,只露出两三厘米欲语还羞的痕迹,带着稚嫩水润的气息,不似大葱那般老滑,人们常形容少年时代叫“青葱岁月”,不是没有道理。过了菜园,是一小片树林,多是高高的梧桐树,现下新叶还未长出,似乎枯败的模样,但勤恳的乡人不肯放过每一寸土地,在树下梳起田垄,上个秋天洒下的麦种,眼下已颇见春色。不知谁家一只小小的白猫,正探着爪子去勾眼前一株麦苗,见我经过,警觉得停下动作,“喵”了一声,我朝它笑笑,赶紧走开,免得打扰它的捕猎。前方就是家门口了,邻居家门前的老槐树上挂了两只鸟笼,两只鸟在笼里扑棱棱得叽叽喳喳,想来是邻居大爷怕鸟在家太憋闷,趁着天气晴好挂出来让它们透透气。惊蛰到了,“鱼龙惊寂寞,天地喜昭融”,期盼肺炎疫情早日散去,让春天真正到来。(作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研究生。)

  • 和平年代的考验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家假期的安排。虽然很多师生在家中觉得“憋闷”,但是经过对疫情正确的认知,当我们意识到,按照党中央和国家相关要求,坚守家中,就是对抗击疫情最大...

  • 六堡茶:六堡人的防疫利器

    “我们乡下没有医院的时候,就是用我们本地的一棵紫芽红苗的茶树上的叶、梗来治病的,包括头痛、发热、肚痛、腹泻、驱风、祛湿、消炎等等,内服外用,全部都用得上,现在用来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