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湖:学生的心 课程的命

期次:第2044期       查看:97

“无论哪门课程,具有怎样的定位,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根本。”说起课程教学,海洋与大气学院赵传湖老师颇有体会。他认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课程。教师是否在认真上课,学生通过几次课就能很好地感知,教师在课堂上拿出了应有的责任心和态度,很多学生可能会受到这种精神的带动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尊重了学生,学生才会从心底热爱老师和课堂。

“学生的心,课程的命”,这是赵传湖在接受采访时,频频提及的一句话。他在2018年秋季学期承担的“科学认识天气”课程是一门地球科学类的通识课,授课中就紧紧抓住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心”,从而也就一下子把住了这门课的命脉。

“课程实践中教师是基础,学生是核心。”赵传湖认为,教师对课程的总体设计决定了一门课程的高度,而教师对课程实现方式的技巧掌握,影响了课程所能接受的程度。“不过,话又说回来,无论老师如何地废寝忘食,如何地讲求技巧,如果不从学生角度出发,教学效果是很难得到保证的。围绕学生所想的问题进行内容组织,可能会有好的效果。”赵传湖说,通识课程中多学科思想的交流是重要契机。因为选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非常大,而且学生选课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如何把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用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卷云如幕,渐厚高云入。湿暖西南风又住,漫洒连天清露。积云轻卷西风,旦夕阴雨再浓。更有北风忽起,且凉且净且晴。”这是赵传湖在讲授天气系统中的温带气旋时,填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温带气旋》,展示了典型的锋面气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云和天气现象的变化。理科课堂上霎时间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文艺风,这让不少同学叫好不绝。文理结合的表达方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汇融合,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让赵传湖眼前一亮,也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

课堂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它也需要一定的策略和设计。“教学设计是课程的灵魂核心,这里面又包含了课程的总体设计和每节课的具体教学设计。”赵传湖说,课程的总体设计需要给出整个课程的思想框架、逻辑主线和情感价值培养思考。不同的课程需要达到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侧重点差异明显。他进而解释道,“科学认识天气”具有自然科学类课程的特点,即知识性、系统性强。课程的总体设计从“天气”“认识”和“科学”三个关键词出发,力图综合考虑知识、能力、素养和情感等因素,对课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详细设计。每节课的设计则根据总体设计的要求,针对每节课的具体内容进行。赵传湖每节课的设计都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在讲台风时他通过河南“758暴雨”的案例分析,结合尼娜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 (3天的最大降水量达到1600mm),新中国成立后广建水库的时代背景和数百年黄河夺淮对淮河水系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展开内容,分析了造成这次惨烈的台风灾害的原因,让学生体会到了极端天气事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类文明和自然变化的相互作用等,引起了学生的极大震动和思考。

这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手段的发展日新月异。赵传湖敏锐地意识到,将课堂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展示,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授课中,他结合“雨课堂”,通过弹幕和课堂测试等督促学生学习,还用当下的一些流行语,把自然科学逻辑严谨的术语深入浅出地解释出来,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关注,从而调动起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了,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当然,课堂气氛的调动是在保证课程内容科学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能把课程过分通俗化,而失去了课程的知识意义。”赵传湖说,学生上课时眉飞色舞,课后把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也不是课程的目的。

在赵传湖看来,真正能够吸引学生并且学有所获的课程,需要不断提高教学理念,“如何把老师的课,变成学生的课,有很大学问”。“科学认识天气”这门课探索利用了网络平台展开教学活动,实践了清华在线网络平台、Bb平台、智慧树平台、微信群等常见的网络交流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2018年秋季学期中,他主要依托Bb平台,通过课前发布预习任务,课后进行问题讨论,将课堂与课下学生活动联系起来。逐步实践翻转课堂思想,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这一切都是以学生的需求和思考为出发点的。”赵传湖进一步解释道,教学改革的重点不在于教学方式的改变,而在于以提高效果为最终目的。

课堂效果好的课程,必然是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都有很好的掌握。在第一堂课上,赵传湖就让学生填写学情表,借此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爱好特长、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目标;并把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讨论制定小组学习目标和进行分组作业,通过学生反馈和地面观测中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课程结束后,他会让每位同学与自己学期初制定的学习目标对照,反馈上课效果。

课堂是知识和学术交流的平台,更是情感交流的平台。赵传湖珍视与每一个学生的感情,课堂上,面对求知若渴的学生,他传道授业侃侃而谈;课堂下,他与学生打成一片,相谈甚欢。“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下,我愿意做学生的大朋友。如果我课上或者课下讲过的一个知识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对他们的学习乃至人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那我就很知足了。”(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