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绕图书馆中心工作 践行党建主体责任

    围绕图书馆中心工作 践行党建主体责任———图书馆党建工作问题与对策探析 我校于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名单,“双一流”高等教育的建设目标下,科研水平将代表高校的整体实力,高校专家学者进行科学研究需要获取更高时效性、专业性和立体性的信息,需要图书馆提供更加专业、准确及系统性的知识服务,把原来图书馆提供的简单重复的辅助性服务转变为高水平、深层次、综合性、研究型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教学与科研需求,从信息服务的提供者转化为教学科研的参与者,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学科尤其是重点学科建设提供保障与支持。新变化倒逼了工作的新发展。近年来,图书馆党总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有效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努力将党建工作贯穿和融入到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去,着力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促进”,加速推进图书馆内涵式发展。 当前图书馆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党建工作宣传的力度小、途径少 2018年我们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开展活动之后的总结汇报阶段,及时宣传报道了许多党建活动,但在我馆党总支立项的党建创新项目结题验收时发现,有一些党建活动富有感染力和凝聚力,充满正能量,可是没有做过宣传报道,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入党积极分子的发现、培养力度不够 近5年,我们重点培养了11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了5名教职工党员,2018年在馆员队伍中仅选拔出1名业务骨干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重点培养,质量高但数量少,发展新党员工作力度偏软,缺乏逢山开路、拔山举鼎的工作力度。新形势下如何吸引优秀青年馆员加入党组织是党建工作中面临的新课题。 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 习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在日常党建工作中,从严治党不力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图书馆党组织建设和事业发展过程中,时常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出来,例如,党支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宽松软问题,这是我们今后工作中需要不断改进的一个方面。 专兼职党务工作者理论研究不够 图书馆针对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定位是全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助力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作为学校的直属业务单位,党务工作多为兼职,存在平时多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对党建研究尤其是基层组织党建研究的前沿关注不够,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理论研究成果不突出,影响了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要优化创新 党建工作灵活性不高,方式单一,方法陈旧,创新程度不够,尚未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需要在实践中加以优化和改进,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对策分析 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强调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时,讲到了增强本领的八个方面,第一条就是增强学习本领,强调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图书馆党总支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安排结合图书馆业务内容的党建学习专题,例如,开展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活动,利用“互联网+党建”微信平台进行党建知识和理论信息推送,不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注意加强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党纪党规、时事政策的教育,引导全馆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形成比学赶帮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其次,抓好制度建设,强化责任落实。在部署党建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要求,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突出政治功能,有效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党政联席会“三重一大”制度,检查督促并指导党支部执行好 “三会一课”、“支部书记讲党课”等组织生活制度,严格和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认真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做到思想上常交流、工作上常沟通、生活上常关心,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制定《图书馆党总支委员2018年授课计划》并严格落实,着力提高党总支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打造有正确价值取向,有扎实理论功底的领导班子。 第三,谋划事业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工作中图书馆党建创新、党务业务双促进等热点、难点问题,为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实现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同步提升,创造性开展工作,这些年,我们以党建创新项目为抓手,推进党建工作创新。馆总支以学校部署推进的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申报立项活动为契机,组织所属5个党支部结合业务工作积极开展党建创新活动,每年都择优选拔推荐2项申报校级项目,未被推荐的项目经过修改、完善之后以党字头文件的形式公布图书馆党总支立项。这种以党建创新项目促进党支部党建活动的组织形式,凝聚了广大党员和馆员的力量,极大地调动了党支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支部举办了很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党建工作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拓展工作载体,打造党建工作“特色品牌”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首先要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才能真正做到服务读者师生、服务教学和科研。因此,作为党建工作者,首先要强化图书馆党员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并在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和管理实践中起好带头作用以及对广大群众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规律,拓展工作载体,结合图书馆党总支工作实际,着手打造党建工作“特色品牌”:组织5个党支部申报“党员岗”和“党员示范岗”,以红色标示牌标明党员和分管馆领导的姓名;将服务意识强、服务工作开展得好的“党员岗”评为“党员示范岗”,在全馆建立“党员示范岗”评建机制,在全馆进行表彰,号召全馆职工以他们为榜样进行比学赶超。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岗位一份奉献,按照“党员岗”和“党员示范岗”的标准,引导广大党员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党性修养,脚踏实地,更加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合格共产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拓展服务资源,加强队伍建设 在面对海量信息和多样化的读者信息需求时,我们的服务手段单一、服务模式简单、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跟不上的问题日渐突出。为了提高服务水平,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各种努力和尝试。在创新服务方面,图书馆将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把图书馆学科服务嵌入到教学科研中去,例如开展了数字资源专题讲座进院系系列活动。挖掘信息资源,把一些长期没有流通的“死书”下架,同时加大新书采购力度,及时上架,补齐空位,将借阅量大使用频率高的图书馆开辟专门的书架展列,方便读者知书、懂书、选书、用书。加强馆员业务能力建设,首先从党员开始,围绕“愿服务、懂服务、会服务”这个主题加强教育培训,从而提高馆员特别是党员的业务素质,促进党员熟练掌握工作业务、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业务水平。 建立和完善科学长效、保障有力的服务机制 图书馆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科学长效保证有力的服务机制,不断激发党员队伍生机与活力。此外,加强民主监督,保障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2017年党总支依据学校《关于开展完善以章程为核心制度体系专项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现行所有的规章制度全面清查、梳理,形成“立改废释”的规章制度清单,完成了7项制度内容的修订。通过这一系列制度建设工作,确保图书馆各项工作能够依靠科学长效、保障有力的服务机制得到贯彻实施。 扎实推进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建设 落实工作规范化 本着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工作理念,2018年图书馆党字头发文16份,涉及《图书馆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8年工作计划》《图书馆2018年领导干部授课计划》《图书馆党总支“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图书馆2018年党建创新项目立项通知》《图书馆所属5个党支部支委会换届工作报告》等多个方面,将学校党委部署的各项重要工作传达到位、落实到边,一棒一条痕! 党建创新项目平台化 以党建创新项目立项为契机,调动党支部工作积极性,推动党支部担负起党建工作主要责任。 积极组织申报学校2018年党建创新项目。通过支部申报、总支评选,最终推荐党总支项目 《有效落实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研究》申报学校立项。 五个党支部项目分别是《建设学习型党支部,铸就坚强战斗堡垒》《砥砺前行话改革,谈古论今谋发展》《深入理解一带一路战略,提升科研服务能力》《立足岗位做贡献,对标争先当先锋》等4个项目作为图书馆党总支立项。 重点工作系统化 严格落实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每学期开学初制定中心组学习计划,落实学习任务,提高班子成员和各部室主任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2018年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纪委十九届二次全会精神进行学习研讨,并在日常的学术研究、学科服务、检索教学与读者培训、电子资源使用培训等实践中加以贯彻实施。 及时传达学习、宣传贯彻上级重要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细化高校党建工作20项重点任务,这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切入点,也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遵循;继续落实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018年11月,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强化政治建设,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图书馆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图书馆党总支“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以标准化建设为牵引,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切实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 党总支委员定期与干部职工谈心谈话,了解思想动态;定期召开党总支扩大会,研讨交流部署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强化以微信微博为重点的思想文化阵地管控,进一步严格报告会、讲座、论坛等的报批制度。 凝心聚力成风化人 完善党内关怀、帮扶和激励机制定期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和退休职工;营造良好氛围,定期研究、积极支持工青妇组织创造性开展工作,深入了解职工疾苦,主动联系困难职工,把组织的温暖传递到每位职工,从而凝心聚力,服务读者。 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获得了诸多启示,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进一步思考、消化和吸收,乘着“对标争先”建设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东风,勇于改革创新,努力争创先进,为办好师生满意的图书馆、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

  • 探索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探索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和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由教师主导的课堂类型有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需要从接受性的学习调整为自主性的学习。研讨型教学作为大学课程建设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在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中,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成为研讨型教学的核心目标。《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这门课程属于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专业知识必修课程,每年春季学期对大二学生开设。课程主要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政治哲学理论和思想演变,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进学生对西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识。在针对这门课程的研讨型教学设计中,我主要围绕着教学大纲的设计、研讨过程的设计、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以及学生意见反馈几方面进行。首先,教学大纲的设计。课程围绕功利主义、自由主义、自由至上主义、社群主义、公民资格理论、文化多元主义六章内容设置,分别设计研讨的主题和形式,准备研讨的文献材料。其次,研讨过程的设计。2018年春季学期,本课程作为研讨型教室的第一轮试点课程,根据研讨型教室情况,对全部38名学生分成5组,每组7-8人,推选各组组长1名,副组长2名,明确各自责任。开学初将全部参考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阅读材料)发予学生,明确每一期讨论的时间节点,让学生准确掌握课程进度。在教师设计研讨主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设计核心议题和研讨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其创新能力。再次,改革课程评价指标体系。改革以加强过程考核,最大化平时成绩占比为原则,设置50%的平时成绩,平时成绩由小组内评分、出席率、课堂发言、组别间整体表现四部分构成,占比分别为2:1:1:1。使学生的成绩构成更多地体现其努力,而不是僵化的记忆,鼓励学生阅读文献,通过思考提出和解决问题。最后,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对课程的不足进行不断改进。在学期末的问卷调查中,84%的同学认为研讨型课程相对于传统课程来讲,有助于学业进步,其中45%的学生认为对于学业进步的帮助非常大;学生们在不同程度上认为研讨型课程提升了自身的文献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对小组学习效果的调查中,有66%的学生认为小组的学习效果好,这一比例并不高,说明在今后的小组学习设计上仍需探索更好的方式和方法;在对研讨型课程是否增加了课外学习时间的调查中,100%的同学认为增加了,其中32%的学生认为课外学习时间有较大幅度地增加;在对评分体系的调查中,95%的同学认为评分体系合理,其中42%的同学认为非常合理。2018年春季学期的《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程,是我首次探索实践本科生的研讨型教学,尝试通过课程改革,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政治学家对功利、自由、平等、正义、权利、社群、共同善、公民美德、公民资格等价值的认识,熟知每一种价值的核心内涵及内涵的演变与差异性,从而开阔视野,增进知识积累。明确不同理论与价值的相互继承与批判关系,认识各理论及主要思想家观察、分析政治现象的视角和方法,把握其内在关联与基本逻辑,锻炼并提高政治智慧和政治思维能力,形成对未来政治与社会生活核心价值的构思。批判地分析其精华与缺陷,尤其是认清所谓普世价值的阶级本质与局限性,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与同事和学生的交流中,我也认识到课程设计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期待在今后,通过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各种促进教学提升的平台,并在课程教研团队的探讨中,吸取更多的经验成果,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 中国人“过年回家”的文化意味

    中国人“过年回家”的文化意味 关于过年,鲁迅写过一篇短文,今天读来,仍五味杂陈。他大概是说,中国可哀的纪念太多,照例需保持沉默;即便是可喜的纪念,因怕有人乘机捣乱,也会受到防范遏制。有了这个前因,什么佳节都会落得被“绞死”的命运。只剩这过年,可资庆贺了。鲁迅调侃道,尤其是那整年的悲愤者和劳作者,更需要休息和高兴。那年春节,鲁迅称连放了三夜的爆竹,这成了他一年中仅有的高兴事。我即便不算什么悲愤者,也是一个劳作者。今年过年前的心境,竟和鲁迅说的有些相似。既然我们不能不对那可哀或可喜的纪念保持沉默,到了过年,不如索性放下一切,休息和高兴一番。哪知年年这时节,总有媒体会讨论过年是不是“文化陋习”问题,看来还真给鲁迅说中了,甚至有人建议取消春节放假,不“绞死”这个中国人最大的节日,似乎就不满足。之所以有这类讨论,无非是因为人们对过年的理解越来越单一。过年回家对中国人来说,其实不只是亲情之爱这么简单,在这个民族众多的文化仪式中,这个记忆大概保存得最为强劲了。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它早已内化为人们的情感密码,即使不明白,也会成为一种惯性行为。现在多把过年看作一种民俗,流传的也是一些民间传说。其实在古代,它首先是一种神圣而庄严的宗教礼仪。“年”这个字到周代才有,商时称年为“祀”,“祀”的意思,就是四时已过,要奉祀神灵祖先了,过年的习俗便源于此。中国是农耕古国,人们生活得好坏完全依靠天地雨水和时序的变化。中国人自古相信,只有在自然神的引领和关照下,人类才能获得有保障、有秩序的生活。“年”是一年时序变化之始,所以在这个时节祭祀天地诸神、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便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礼记》记载,在立春前三天,天子便开始斋戒。立春日,天子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举行迎春典礼。正月第一个辛日,天子要代表国家举行祭天之礼,来祈祷天下谷物丰收。亥日,天子要带领官员一起,去亲自耕种用来祭祀天帝用的农田,用来表达对天地的敬意。这是国家礼仪。到了民间,也有很多做法来表达对自然神和祖先的敬意。周代普通民众并不能立宗祠家庙,只能在家中祭祖,很多农村堂屋至今仍有摆设香几的习俗。随着时光流逝,村庄也可以立宗祠和家庙了,所以宗祠祭祀和祖先墓祭便成为民间过年一个重要内容。除此之外,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除夕夜设天地桌接神,供奉天地诸神等,都是民间过年的重要礼仪。像河南等地,还把初十当作石头的生日,这一天不能用磨、碾等石制工具,人们向石头焚香致敬,设供物祭祀石头。这可能是从石器时代保存下来的礼仪。总之,无论国家还是民间,敬奉天地诸神和祖先的礼仪都是过年的主要内容。这些礼仪表达了对天地和先祖的遵从与敬畏,也使人们在春节中体会到了一种神圣感。古人在正月还有很多禁忌,这些在《礼记》中也有记载。我们的先祖明白,对自然界的保护,其实是对人类自身的保护。比如正月禁止砍伐树木,不可捣毁鸟巢,不可杀害幼虫以及未出生的或刚出生的动物与幼鸟,不可捕杀幼兽、掏取鸟蛋,不可聚集大批民众,不可建筑城郭。这些禁忌,体现的都是传统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意识。可惜的是,这样一些禁忌,很多已被我们遗忘。这里只说了一点古人春节礼仪的片断,从这些片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节的灵魂,在除旧布新、团贺喜庆的含义之外,还有对天地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以及对先祖的追忆和缅怀。只有在与天地和谐共处的气氛中,人们从世间感受到的欢乐才更真切。因为家族宗祠和祖先墓地都在故乡,祭祀又关系到整个家族和个人的命运,所以“过年回家”便成为很多离乡游子一个必然的选择。中国和西方宗教国家不同,宗教国家认为个人生命和价值均来自于神,所以他们过节过的也是圣诞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认为,孩子只有在需要父亲养育时,才依附父亲。这种需要一旦停止,自然联系也就解体,双方都恢复独立状态。如果他们继续结合在一起,便只能靠约定来维持。能有这种个人与家庭的契约观,是因为神在他们心目中体现了最高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生命和血缘为中心,展开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的,所以家族和父母自然被看作个人生命与价值的源头。费孝通有过一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中国人对世界的认知,他说“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个人就是那块石头,而家、国、天下就像一圈圈波纹,人伦可以说是中国人思考一切的起点。这种对血缘的回溯而引发的情感,是天然而真实的。因为没有一个外在的神,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必然只有家才能成为一切价值的源头。家族中既有宗庙祠堂,也有祖先的墓地,这些都代表着来自天地和远古的一种生生不息的神圣力量。有人说家就是中国人的宗教,儒家文化确实体现了这种情怀。家族中的宗祠和祖先代表着个人与天命的关联,这种力量不仅超越了生命人世,甚至超越了天地万物,有着一种终极关怀的意味。人们回乡祭祖与天地神,也是为了感受这种关怀,从而体会到一种崇高的人生使命感。所以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过年回家绝非看看父母那么简单,它既表达了对祖先和天地神圣力量的一种敬畏和信仰,也包含着对个人生命价值的重新沉思和认定。虽然很多传统仪式被人们忘记了,但“过年回家”作为一个强劲的文化密码却被保存下来。人们在这天也许少了一些敬神追远的念头,但歇息身心抚慰灵肉的渴望却仍然存在。这就是年年春运大军的动力,无论多么艰难,也要回家。其实,大家想回的不只是那个儿时的家,内心更渴望回到一个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故乡。这种关怀是从家庭开始的,渐至邻里、亲人、朋友、乡里、社区,然后是整个国家和天下。这才是中国人“过年回家”背后的真正文化意味。我想,我们对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多一些了解,对过年回家的思考和感受也会多一些。在今天,它仍是一种认宗寻源的文化仪式。记得小时候,和父亲回太湖老家过年。除夕之夜,全村还要在族长率领下,到公共祠堂中一同燃放鞭炮,当年有喜事的人家会“放万鞭”。幼年的我正是从这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感受到家族的神圣和力量。在这淹没一切的轰鸣声中,人们的眼中闪着烟火的亮光,内心却是安宁祥和的,通过这家族的集体仪式,每个人都体会到“年”的意义,那就是感恩自然,敬畏时间,缅怀先祖,礼赞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