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洋大学2019年工作要点

    中国海洋大学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学校建校95周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推进“十三五”规划实施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之年。2019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底线思维,紧密围绕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任务,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政治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立学校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决策会议组织实施规范,深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学院(中心)、赴一线调研工作。加强学院(中心)党委(党总支)和行政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学院(中心)党组织书记和院长(主任),修订 “二级单位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2.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制订全面从严治党年度工作要点,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领导,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加强对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党纪、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落实监督职责,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下功夫、求实效。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教育部党组巡视整改“回头看”。设立巡察工作办公室,建立巡察工作队伍,推动开展校内巡察工作。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3.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修订“二级党组织工作细则”“党支部工作细则”,编制党支部工作标准化手册。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规范。深入推进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做好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修订“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流动党员管理的若干规定”,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推进专职组织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建工作研究,鼓励党建工作创新,做好党内先进典型、优秀党建工作成果的推荐和宣传工作。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好干部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方法。大力选拔使用德才兼备、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优秀干部。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坚决予以调整。优化干部成长路径,注重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落实干部职务任期制,加大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加强校部机关与学院(中心)干部交流。制订 “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2019—2022)”和“2019年干部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干部补短板、强本领。进一步规范干部的管理监督。改进中层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进行有效激励,进一步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开展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对二级单位党组织和行政主要领导干部同步实施审计。5.加强宣传思想工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管理,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要节点,开展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好党委中心组和教职工理论学习,切实抓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建设使用,坚持不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发挥中国海洋文化新媒体联盟、“海阔天空”网络文化工作室等平台作用,做强新媒体矩阵,推进新媒体建设和媒体融合发展。完善媒体资源和通联平台建设,加强与知名主流媒体的合作,扩大学校影响力。严把讲座、论坛、报告会等审批关,做好舆情管理。6.建设优秀大学文化。成立学校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委员会,制订文化建设5年规划。推进《中国海洋大学史》编撰。更新充实校史馆内容。完成王蒙文学馆和林少华书房建设。修缮闻一多故居(一多楼)。推进五子顶、八关山景观文化建设。继续建设好“海大人文讲坛”“八关山讲坛”“行远讲座”“博雅讲坛”“海大文化小客厅”“海鸥剧社”等文化品牌。更新学校中英文宣传片。喜迎建校95周年,举办第四届“科学·人文·未来”论坛等系列活动,开发学校系列文化产品。7.加强作风建设。防范“四风”隐形变异新问题,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完善机关作风评议系统,改进作风,提升效能。开展学院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书写 “奋进之笔”行动,组织开展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风采论坛,开展党建论坛,努力建设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狠抓落实的新风尚。8.加强统战、离退休、校友和群团工作。鼓励引导统战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开展社会服务等工作。深化离退休工作两级服务管理。加大支持工会、妇委会、关工委工作力度。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深化学生会组织改革,加强学生社团管理。推动设立校友创业投资基金,支持校友发展,推进广西、新疆等校友分会筹建,组织好校友集体婚礼、海大校友子女夏令营、校友值年返校、第六届校友论坛等品牌活动。 二、推进重点改革建设,增强发展动力 9.完善学科建设机制。召开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推进会,制定建设推进计划,深化推进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落实。统筹各类经费和资源,完善学科群和学位点建设的资源配置与保障机制。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等探索开展投入机制改革试点。加强与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山东省和青岛市的沟通,推进落实第四期“四方共建”经费和政策支持。10.拓展战略发展空间。推进西海岸校区开工建设,推动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西海岸新区城乡规划委员会审批,力争实现计算机楼、电子信息楼年底主体封顶,教工公寓、学习综合体、院系组团、体育教学中心、学生宿舍、食堂、能源中心、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中心、生活服务用房及其他附属用房开工建设。推进三亚海洋科教创新园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省市校共建协议签署、报请教育部批复、完成事业单位注册、启动三亚园区建设和过渡期试运行等工作。注册成立深圳研究院。11.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本硕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组建崇本学院、未来海洋学院。推进绩效工资改革,制订学校“绩效工资改革实施方案”和各二级单位“年终业绩津贴分配办法”,推动绩效分配向人才培养倾斜,激发各类队伍干事创业活力。推进管理学院等学院开展校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推进海洋科学、水产等一级学科学位点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按照上级要求推进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完成后勤机构改革。推进期刊工作改革,实施名刊工程,提升学术期刊质量。12.加快重要创新和保障平台建设。深化与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耦合互动发展,全力助推实验室“入列”。加快海洋高等研究院建设、海洋发展研究院改革进程。支持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建设发展。推进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综合改革。推进海洋工程等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加快培育深海前沿科学中心。开展国家地方联合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以及5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实现“东方红3”船交付使用。启动“东方红2”船大修。推进鱼山校区生命科技中心项目规划审批和可研立项。推进生命科学与技术教学科研基地建设。13.推进依法治校。完善校院两级学术治理体系与各类学术事务议事规则。坚持校级决策公开,制定党务公开办法。召开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加强教代会提案办理。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制度,开展预算执行与决算、科研经费和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加强内控建设,对风险问题领域开展内控专项评价。深入推进“一次办好”工作。 三、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14.提升学生思政工作质量。扎实推进学校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心理育人精品项目”和管理学院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加强和改进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估,增强学生思政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山东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升“思政课程”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富有学科特色的思政课程体系。完善“辅导员能力素养提升计划”,建设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平台。优化改进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方式,系统完善学生工作组织体系。加强学习型团支部建设,培育学生样板党支部。修订“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制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保持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90%,促进就业质量稳中有升。15.建设一流本科。深入推进第四届本科教育教学研讨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工作。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教40条”,加强本科教育顶层设计,制订“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方案”。积极参加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组织实施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和“新工科”建设计划。 推进“新时代本科知识重构”工作,重点建设10—15个本科知识重构计划项目。实施“优质课程建设计划”,推进“通识教育再起航计划”,制订课程教学标准,开展课程动态评价,建设3-5门涉海类精品MOOC课程,打造百门优质示范课程。完善涉海国际事务课程体系。整合全校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加强SRDP创新引导专项和创新实验班建设,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开展大类招生,提升本科生源质量。16.加强本科教育教学支持保障。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健全校学术委员会教学专门委员会、院系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加强院系人才培养主体责任落实。加强教学支持中心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构建追求卓越的教学质量文化。加强学习支持中心建设,完善本科生小助教制度,促进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加快教学信息化建设。加强教材建设,立项建设10部左右校级重点教材建设基金项目和10部左右教材出版补贴资助项目。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开展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推进药学专业开展专业认证。修订课程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加强课程评估力度。17.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硕博宽口径招生,完善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等选拔办法。推动学术学位“3+1+1+4”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方案试点,探索专业学位本硕连培模式。推进学术学位研究生一级学科培养方案落实,启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完善学位授予标准。建设若干研究生优质课程,加强国际化课程建设。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统筹使用国家留学基金委、学校、学院的政策和资源,探索研究生联培联授,加大研究生派出力度。制定“学位授权点建设与管理办法”,健全学位点授权审核和质量保证体系,深化实施学位点自我评估整改方案。完善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成立研究生教学督导团,开展研究生课程教学监督和评教。 四、坚持人才强校,着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18.加强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引育。深化实施“筑峰”“繁荣”“英才”等人才工程,继续保持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引进量质齐升。大力实施“青年英才海外培育计划”“杰青优青培育计划”。制定“从师资博士后和聘任制教师中选聘专任教师工作实施办法”。探索将招聘计划完成、高层次人才推荐、引才政策宣传等情况纳入学院绩效考评。积极做好院士、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等各级人才计划的选拔推荐。继续办好 “筑峰·繁荣人才讲坛”“青年英才论坛”,促进学科交叉和学术交流。19.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优秀教学队伍。修订学校“名师工程”实施办法,多渠道延揽优秀师资。进一步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强化培育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成果,评选表彰学校第九届本科教学优秀奖、首届创新创业突出贡献奖获奖者和第六届教学名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育广大教师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四有”好老师。在职称评审、推优选先、各类人才工程推荐等工作中坚决贯彻师德 “一票否决制”。加大优秀教师、师德典型的挖掘和宣传力度,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20.深化各类人才发展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分类评价,实施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办法及教师系列、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图书档案、出版编辑等系列实施细则,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修订“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教管理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实施细则”。制定“职员职级聘任管理办法”。修订博士后管理相关办法。加强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党政管理干部等队伍建设。 五、坚持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 21.增强重大科技任务承担和成果产出能力。推进“612蓝色药库计划”获国家支持。巩固学校在海洋和水产等领域的优势地位,力争新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科技创新重点专项立项中取得突破;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年立项超140项,总经费突破1亿元;争取获批1项国家级重大国防科研项目,国防科研项目合同额增长10%。力争再获2项国家科技奖励,省市和学会奖励有新突破。做好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杰青、优青以及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团队的选拔推荐工作。22.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发展。加强海洋领域人文社科建设发展,加快推进海洋发展研究院、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协同发展,发挥带动作用。加强人文社会科学12支重点研究团队建设,开展两年一次的团队考核。深度参与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洋空间规划研究院建设。力争新增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立项3项、省部级奖励4项。23.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紧密围绕海洋强国、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和海洋强省建设、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海洋攻势”以及海南建设等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军队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专题研讨,制订行动计划。筹建中国海洋大学产业园,联合青岛市政府举办中国海洋大学校友论坛。增强发挥蓝色智库作用。建设海洋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文化推广中心)。扎实做好对山东临沂对口扶贫、对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对口帮扶工作。持续拓展校地、校企合作,提升合作层次和质量。拓展高端培训,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和效益。推进山东省中小学海洋教育系列教材、高等学校海洋科学类专业基础课程规划教材等重要教材和科普书籍出版。 六、坚持对外开放,提升合作办学能力 24.拓展高水平实质性国际合作。以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合作项目,推进与挪威卑尔根大学共建 “方宗熙—萨斯海洋分子生物学中心”、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共建联合研究中心、与韩国釜庆大学共建合作发展中心,推进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开展环境学科领域卓越人才联合培养,与美国雪城大学开展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合作办学,与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开展工科领域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共建联合研究生院。筹建中国—挪威海洋大学联盟,密切与挪威在海洋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与华盛顿大学等世界名校共建“跨文化教育与传播研究中心”。举办国际涉海大学联盟2019年年会。25.加强来华留学教育和海外引智工作。优化对外开放办学工作机制和环境条件。探索推进国际化示范学院建设。落实“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健全国际学生招收、培养、管理、服务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制定鼓励研究生导师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加强国际学生招生宣传力度,争取在校国际学生规模达到1200人。培育新的“111”创新引智基地。力争“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取得新突破。健全外籍教师管理和评价机制。26.深化港澳台交流。加强与港澳台交流的顶层设计,编制港澳台交流工作规划。制订港澳台学生培养管理、学生赴台交流、两岸学术交流、专家聘任等方面的规章。依托海峡两岸海洋海事大学校长联谊会和蓝海策略校长论坛,实施海洋文化交流项目。做好教育部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港澳与内地大中小学师生交流计划”申报和实施。实施与香港科技大学等 “环球中国研究”联合培养、学生短期交流等项目。 七、加强保障支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7.加强财经保障与资产管理。推动教育基金会转型发展,拓展办学经费来源,增强筹资能力。落实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提升预算编制和执行质效。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建设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优化资产处置程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制定无形资产、校名校誉管理办法。制订合同管理实施细则。推进“互联网+采购”,建立供应商准入和评价制度,提升采购质效。28.加强数据信息、文献信息资源、档案等公共服务保障。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出台学校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学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启动建设学校全量数据中心;深化推动 “一网通”“一表通”“一门通”建设。进一步加强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优化资源结构;发挥“书易得”读者直购平台作用,方便师生及时快捷获得急需图书;积极开展学科服务、情报分析、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推进人物档案、口述档案建设。29.着力改善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统筹使用国家专项、社会捐赠和学校自筹经费,继续加强本科生实验室建设。推进落实三校区办公用房调整,优化配置房产资源。推进浮山校区海洋药物研发中心规划设计,完成浮山校区海洋生命学院海洋分子生物学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试实验室维修改造以及崂山校区3个学院阁楼改造。完成浮山校区B地块人才公寓项目规划审批,推进崂山校区南龙口地块、西海岸校区人才公寓项目建设;完成浮山校区青年教职工公寓(原单身公寓)改造、55号楼人才公寓维修项目。完成鱼山校区、崂山校区学生宿舍、室外运动场地修缮。完成鱼山校区学苑餐厅改造工程。实施化学化工实验室通风改造示范项目。积极拓展资源,推进教职工子女入学入托问题解决。30.建设平安校园。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协同、全员共同参与”机制,落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建立协同高效的应急维稳工作体系,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力度,强化稳控工作措施。扎实做好重点时段、重大节庆活动的安全稳定工作。加强领导,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提升保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完善学生管理责任体系,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加强信息收集报送。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抓好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测评,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设。严格执行“学校实验室安全技术规范(试行)”,确保实验室安全。完善应急工作预案,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推进校警、校地协调联动,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升级校园视频监控系统、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建设和谐平安校园。